第一章 项目概要1.1 项目背景土地沙化是我国当前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也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土地沙化不仅使生态环境恶化,导致沙区贫困,而且吞噬国民的生存与进展空间,阻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进展造成了极大危害,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党中央、国务院对防沙治沙工作高度重视,温家宝同志指出:“治沙工作很重要,如何治理,要统筹规划,讨论提出具体办法和项目”。为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预防土地沙化,加快沙化土地的治理步伐,尽快遏制沙化土地不断扩展的趋势,根据《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要求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的规定,国家林业局会同农业部、水利部、国土资源部、国家环保总局编制了《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25-2025 年),作为全国防沙治沙工作的宏观指导性文件。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频繁发生的沙尘暴和浮尘天气,对包括北京在内的我国东部以及朝鲜、日本和美国的夏威夷等地的大气环境带来严重污染。古浪县由于深居欧亚腹地、远离海洋,水汽不易输入,冬季受西北部冷高压的控制,形成干旱少雨、蒸发量大、昼夜温差大的荒漠性气候特征,加上腾格里沙漠丰富的沙源和大陆性气流作用,土地沙漠化成为该地区的主要灾害之一。全县风沙线长达 132 公里,沙化土地面积235.7 万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 31.1%,流沙以每年 3—4 米的速度向南推移。沙漠前沿的 792 个村庄、40 万亩耕地、70 多公里铁路、170 公里公路受程度不同的风蚀和沙埋,粮食减产总量达 800 万公斤,直接经济损失达 1200 多万元,包括清理渠道、路面流沙及改良沙化土地间接投入,实际损失超过 2000 万元。土地沙漠化加剧了干旱和沙尘暴的发生,风沙危害及其形成的各种自然灾害十分严重,被国家林业局防治荒漠化管理中心、国家荒漠化监测中心和有关技术部门共同确定为沙漠化重点县,脆弱的生态环境成为制约全县社会经济进展的“瓶颈”因素。位于沙漠沿线的国有农林场和当地群众,从未间断过治理沙害的历程,但由于治沙工程投入大,周期长,范围广,经济效益低,出现治理面积越大,经济负担越重的倒挂现象,从整体上来看治理效果并不明显。不断加剧的沙尘暴与沙化土地的扩张使生态环境问题雪上加霜,沙漠化蚕食沙区居民的生存空间,给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造成了极大危害。因此,治理沙漠,防治土地沙化,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在此背景下,古浪公路滩林场将土地沙化综合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