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卵巢癌 PARP 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最全版)卵巢癌是病死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70%的卵巢癌患者就诊时已届 临床晚期。新诊断卵巢癌初始治疗模式为肿瘤细胞减灭术和以铂类药 物为基础的联合化疗。虽然大多数患者经过初始治疗可获得临床缓解, 但仍有 7 0%的患者在 2〜3 年内复发,5 年生存率一直徘徊在 4 0%左 右。近年来,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 ADP ribose polymerase ,PARP )抑制剂的问世为卵巢癌的治疗带来了重大变革, 系列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在初始治疗或铂敏感复发治疗获得完全 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 )和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 PR )后应用 PARP 抑制剂可显著延长卵巢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 ree survival PFS )时间,PARP 抑制剂维持治疗改 变了卵巢癌的治疗模式。近年来 PARP 抑制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为 法律规范此类药物的临床应用,2025 年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制定了《卵巢癌 PARP 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以下简称“原指南”),随着 临床讨论数据的更新和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有必要对原指南进行修 订,经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编写组专家和常务委员充分讨论和 投票表决,形成《卵巢癌 PARP 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 2025 版)》(以下简称“本指南”)。本指南采纳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推举级别,见表 1。表 L 中暗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琶推举级别及其伐表意兰推举级别代表意义该 基于高级别临床讨论证据*专家意见高度一致2A 类基于低级别临床讨论证据,专家意见高度一致;或基于 高级别证据,专家意见基本一致2B 类 基于低级别临床讨论证据,专家意见基本一致;或基于 高级别证据,专家意见存在争议3 类 不论基于何种级别临床证据,专家意见明显分歧本指南中,卵巢癌包括输卵管癌和原发性腹膜癌。本指南不涉及国内 未上市的 PARP 抑制剂。本指南临床讨论中乳腺癌易感基因(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BRCA )突变为致病性或可能致病性突 变。1 PARP 抑制剂及其作用机制1963 年 Chambon 等⑴首先发现了? ARP,后经证实其参加单链 DNA损伤后的修复过程。1980 年 Durkacz 等⑵证明烟酰胺类似物可以抑 制 DNA修复,并可增强 DNA 损伤剂硫酸二甲酯的细胞毒性,提示其 有可能作为增敏剂与细胞毒性药物联合用于肿瘤治疗。25 年 Nature 同期发表的 2 项讨论首次证实了 PARP 抑制剂与 BRCA1/2 突 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