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们帮助最大的,并不是朋友们的实际帮助,而是我们坚信得到他们的帮助的信念。以下是课件为您推举孝女事迹材料。 “”——在天津市静海县静海镇二街村,有一个人人敬佩和赞扬的 孝女赵树芬。她八年如一日,精心照护年逾九旬的母亲,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孝老爱亲新乐章。在赵树芬母亲的房间里,94 岁高龄,瘫痪在床的老母亲宁静地躺在床上,她穿着干净,气色很好。屋内一尘不染,没有任何异味。八年来,赵树芬细心照顾母亲。为了让老人的晚年生活幸福安康,赵大姐不辞辛劳,精心地照顾着母亲的饮食起居,为了让食物容易消化,她每天给老人做流食。有一段时间老母亲不同意喝水,每天让老人喝水成了难题,有一天赵树芬大姐忽发灵感,为老娘购买了婴儿用的奶瓶,将奶嘴用剪刀剪大,再用奶瓶装上可口的白开水,像喂幼儿一样地喂母亲水喝,这样老人就能很顺利地喝上水了,能够常“常喝上水,老人上火的机会就大大减少了。赵树芬大姐说 即使如此细心照料,母亲有时还是会消化不好,甚至大便排不出来,我就用手往外抠,帮她排便,最近几年,老母亲已基本失去排便能力,我每天都要帮她抠大便。别人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我不信,我坚信久病床前也有孝子 。赵大姐笑着说 平日天气晴朗的时候,我和丈夫也会用轮椅推着母亲外出活动一下,晒晒太阳。在公园里我们看到都是父母推着小孩儿在玩,很少看到子女推着父母散步的,我们俩”人对这种现象感慨很深,我和丈夫都发愿,要从自身做起,改变这种现状 。赵树芬兄弟姐妹五人,她是排行最小的一个。18 年前,79 岁的父亲不幸去世,两年后,赵大姐的大哥不幸去世,接连失去亲人的重大打击,使老母亲陷入深深地痛楚之中。但是性格坚韧的老母亲硬是从痛苦中坚强地走了出来,依旧过着她的平淡生活。老人生活能够自理,生活倒也没什么问题,儿女们都忙着各自的工作。赵树芬大姐是一个很能干的人,七八年前,她凭自己卖布料的小生意,每年能赚四、五万元。 20xx 年,儿女们为了让母亲得到充分的照顾,就把老人送进了托老院。因为忙于做生意,赵树芬大姐就利用晚上和空闲时间到托老院去看望老母亲,帮母亲洗洗涮涮。就这样老人在托老院生活了二十几天。有一天,赵树芬大姐和她的儿媳妇一块儿去托老院看望老人,老人面带伤感,对比大姐说,她不想在托老院住了,不习惯这里的生活,说着眼里淌出了泪水。是啊,老人是在想念自己的家呀!看到老人这样,赵大姐内心很酸楚,心里充满了矛盾。这时站在“”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