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一)开学前1.全员摸底调查。各中小学、幼儿园应要求全体教职员工(含食堂、保安等物业人员)、学生和家长在开学前完成健康码申领(无手机的未成年人由监护人完成健康码副卡申领),并按学校要求就本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与假期旅游、外出(含出入境)情况以及健康码申领情况向学校提交《师生健康申报表》,学校要做好信息比对工作,做到一人一表,不漏一人。2.严格实施有条件返校制度。各地各学校要严格根据师生员工返校上岗上学的细则和要求,逐一审核师生员工的健康状况,建立每日监测机制,及时掌握教职员工及学生健康情况,实行“日报告” “零报告”制度,坚决杜绝不符合返校条件的师生员工返校上岗上学。3.科学合理做好开学后老师和工作人员配备。要根据允许返校人员的规定和教育教学、疫情防控工作要求,适度调整干部和老师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职责。配齐专业技术人员,原则上每个校区应配备一名熟悉疫情防控工作的校医或保健老师在学校定点值守。4.做好校园清洁消毒。正式开学前,学校应根据省教育厅防控办《校园防控新冠疫情卫生清洁与消毒指南》要求,对各类教学、生活场所和食堂选用含氯类、过氧化物类等高效消毒剂或复合双链季铵盐类消毒剂,根据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进行全面消毒。5.校园防控物资准备。各地各学校要重视开学前后防疫物资保障工作,建立健全本单位防疫物资保障工作机制,根据《学校防疫物资基本配备标准》要求,加强校园疫情防控物资筹措,精准测算统计开学后学校防疫物资用量情况,并通过多渠道筹集防疫物资,确保各校配齐备足开学后 15 个工作日的防疫物资,为学校有序开学提供基础保障。要切实加强疫情防控期间物资管理,完善工作制度和流程,确保防疫物资采购、验收、入库、出库、保管等过程法律规范有序。要切实加强对消毒液、酒精等有毒、易燃物品的管理,落实专人保管,加强业务培训,明确操作过程,避开出现学生误食情况,杜绝中毒、火灾事故发生。6.改善学校卫生专门场所设施条件。严格根据健康促进学校要求配备足量的流水洗手设施,重视学校卫生间建设和管理,配备足够的杀菌消毒洗手液、擦手纸等,并落实专人管理,定时打扫和冲洗,确保学校师生个人卫生需要,不断提升学校卫生间文明程度。7.设置发热患者“临时隔离室”。“临时隔离室”位置应相对远离教学集中区,购置和配备防控所需的测温仪、可用于环境的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类消毒剂等)、消毒器械和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