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新生儿脑电生理监测分级管理专家共识(全文)虽然危重新生儿救治成功率增加,但脑损伤的发生率并未相应降低 [1 ] 。 低 温 治 疗 逐 渐 成 为 缺 氧 缺 血 性 脑 病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 )患儿的标准治疗方法,如何在生后 6 h 内早期筛 查出适合低温治疗的患儿面临诸多挑战[2]。所有年龄段中,新生儿期癫 痫发作的发生率较高。癫痫发作可能提示患儿存在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 且癫痫发作本身及相关的治疗药物可能导致脑损伤[3-4 ]。脑电监测在新 生儿脑损伤诊断、严重程度评估、预后评价和惊厥管理中的价值日益受到 重视。近 20 年脑电监测在新生儿领域的应用快速进展,国内大多数医院 也开展了不同程度和方式的脑电监测。新 生 儿 常 用 脑 电 监 测 方 法 主 要 有 视 频 脑 电 图 (video electroencephalogram , vEEG ) 和 振 幅 整 合 脑 电 图 (amplitude-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m,aEEG )。全球范围内 很多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 )可以 开展 vEEG 监测,但由于设备、操作和专业解读人员不足,只有少数单位 能够进行 24 h 连续监测[5]。因此 aEEG 由于通道数较少、操作方便、 界面直观、连续记录、可同时显示原始脑电图和不需要专业人员解读等优 点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新生儿领域应用逐渐增多[6-7]。假如采纳 aEEG 进行脑电监测,应至少进行双通道监测,并结合原始脑电图判读,否则容 易漏诊或误判,特别是新生儿癫痫发作的诊断。新生儿癫痫发作治疗应参 考 vEEG 和/或 aEEG 的原始脑电图结果来处理。尽管 aEEG 识别新生儿癫 痫发作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如 vEEG,但仍可早期评估新生儿脑病的严重 程度和预后,早期识别反复性癫痫发作和持续状态,可作为新生儿癫痫发 作的筛查工具[4]。美 国 临 床 神 经 生 理 学 协 会 (American ClinicalNeurophysiology Society, ACNS )于 2025 年发布了新生儿连续脑电监测指南[5 ],随后 发布了相关标准化脑电图术语和分类[8-9]。该指南[5]提出 vEEG 是 新生儿连续脑电监测的金标准,同时指出该指南只是一个理想化的而非强 制性的标准。随后其他国家也发布了针对成人和儿童 ICU 脑电监测指南和 专家共识[10-13 ]。上述指南和专家共识为新生儿脑电监测提供了重要参 考建议,但关于不同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