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肺结核的诊断(全文)摘要肺结核为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但其临床表现不具特异性,只有坚持以相 关指南共识为指导,充分合理利用有效临床资源,高度关注结核病发病及 临床特点,合理使用辅助检查手段,全面正确掌握肺结核诊断标准,才能 避开临床肺结核尤其是不典型肺结核被长期误诊及漏诊,不断提高肺结核 的诊断水平,早日实现终止结核病的目标,造福人类健康。肺结核是指发生在肺组织、气管、支气管和胸膜的结核病[1],为临床常 见病、多发病。病原学阴性及不典型肺结核是临床诊断面临的难题,也是 一个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2, 3]。为实现 2035 年终止结核病目标, 政府相关部门、医学相关院士及普通医务工作者们都已经行动起来,积极 开展结核病防治相关工作及讨论。作为临床一线医务人员,我们还有许多 基础工作要做。临床上在本病的诊断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 下几个主要方面:忽视肺结核为常见病及多发病,不完全了解肺结核发病 及临床特点,没有正确运用辅助检查手段,未能全面掌握肺结核诊断标准 等,导致临床上部分肺结核被长期误诊、漏诊及误治、漏治。因此,充分 合理利用现有临床资源,不断提高肺结核诊断水平迫在眉睫。一、充分了解结核病发病及临床特点 世界上约 1/3 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其中约 10%最终进展成为活动性结 核病,结核病为年死亡率最高的传染性疾病之一。由于人总量、人密 度及经济条件等差异,目前我国仍是世界上肺结核高负担国家之一,排名 第二位,仅次于印度[2]。同其他肺部感染性疾病一样,肺结核除好发于 糖尿病、艾滋病等有免疫功能低下基础疾病患者外,还多发于慢性肾病、 结缔组织病及移植术后等长期免疫抑制剂使用者,孕妇、老年及慢阻肺等 患者也是应该高度关注的对象。病原学阳性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并不是 所有肺结核患者均具有传染性。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体,除毛发及牙齿外 均可发病,其中 80%左右发生在肺部。肺结核典型临床表现为午后低热、 乏力、盗汗及女性月经不规律等全身表现,超过 2 周的咳嗽、咯痰、咯血 及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表现,还有结节性红斑、虹膜睫状体炎及Poncet 关节炎等肺外变态反应性表现。干酪性肺炎、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临床 上多为高热而非午后低热等表现,部分结核病患者临床上无任何不适而仅 体检时被发现肺部阴影[1,4, 5]。依据结核病的临床状态,可分为结核 分枝杆菌埋伏感染者、活动性结核病和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