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高龄女性低生育与高非整倍体胚胎相关性的讨论进展(全文)【摘要】高龄女性面临低妊娠率、低活产率、高流产率和高畸形儿率等风 险,主要与女性的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导致的非整倍体率增加相关,减 数分裂过程染色体不分离、提前分离或反向分离等是导致卵母细胞染色体 异常的主要原因,分子机制上认为其与染色体臂及着丝粒区域的内聚蛋白 复合物相关。由于目前的治疗措施有限,因此根本上应提倡女性尽早生育, 特别是有指征的高龄女性尽早实施有效的助孕治疗,但改善其卵母细胞质 量仍需进一步讨论。【关键词】高龄;非整倍体;减数分裂随着女性生育年龄逐年推迟,高龄女性有生育要求的比例逐年增多,从 28 年到 2025 年 , 全 球 > 40 岁 女 性 接 受 体 外 受 精 - 胚 胎 移 植 ( 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transfer, IVF-E 治疗的比例由 20.8% 增长至24.0%,其中亚洲人比例最高,约 36.4%[1-2]。随着我国二胎政 策的放开,越来越多高龄女性有生育需求,即使借助技术不断提高的 IVF-ET 助孕,仍面临着低妊娠率、低活产率、高流产率、高畸形儿发生 率的风险。本文就高龄妇女的妊娠结局、高龄胚胎异常及应对措施目前的 相关进展综述如下。一、高龄女性与妊娠结局 美国生殖医学会指出,女性生育力从 32 岁开始下降,37 岁急速下降, 婚后无子女的比例随女性年龄增加而升高 :25~34组、35~39 岁组和 40 岁及以上组自然状态(未经治疗)者无子女比例依次为24%、30%和 64%[3],提示随着年龄增大,不能生育的比例逐渐升高。即使应用 IVF 或 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CSI 技术助 孕,妊娠结局也不尽人意。在 35~37 岁、38~40 岁、41~42 岁 和>42 岁的女性中,分别需要取 5、7、10 和 20 个卵母细胞才能找 到至少一个整倍体胚胎[4]; 38~39 岁组、40~41 岁组、42~43 岁组 和 44 岁及以上组的活产率分别为 22.2%、13.5%、6.4%和 1.2%[5], 以上讨论均提示高龄女性妊娠结局差的现状。高龄女性妊娠结局差的原因复杂多样,例如随年龄增长,卵巢功能减退[6]、 黄体功能不足[7]、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8]等均可能影响妊娠及其结局, 然而目前大部分讨论表明,卵子发育的遗传学异常导致非整倍体胚胎增加 是高龄女性生育障碍的最主要原因[9-10]。二、高龄与非整倍体胚胎Pylyp 等[10]对 1 0 例早期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