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50年来的中国近代边疆史研究

50年来的中国近代边疆史研究_第1页
1/107
50年来的中国近代边疆史研究_第2页
2/107
50年来的中国近代边疆史研究_第3页
3/107
50 年来的中国近代边疆史讨论 中国自古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展到清前期,疆域基本上固定下来,东到库页岛和鄂霍次克海领海,西到葱岭,北到外兴安岭,南到南沙群岛。在广袤的疆域内,既有中原内地,也有边疆地区。中国的边疆十分辽阔,居住着汉族和众多的少数民族,气候和地貌与中原内地有很大不同。进入近代以后,这种有别于内地的社会人文环境和自然地理条件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从 1840 年鸦片战争起,资本主义列强入侵中国,中国大片边疆领土被割占。随着边疆危机的加深,近代中国中央政府实行了许多措施,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复杂多变的中国近代边疆形势,别有特色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使得中国近代边疆史讨论有着丰富的内容。此外,中国又是一个文明古国,记述边疆情况的典籍十分丰富,进入近代以后,一些边疆史学者有感于边疆危机,在新形势下又整理出许多边疆史着述。这一切成为人们讨论中国近代边疆史取之不竭的资料宝库。从 19 世纪中叶到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近代边疆史讨论曾掀起两次高潮。第一次高潮出现在晚清咸丰、同治、光绪年间,一些人有感于帝国主义列强入侵而引起的边疆危机和边界问题,加强了边疆治理、边事外交、边界舆图等方面的讨论,并取得了一批成果。朱克敏《边事汇钞》、吴大瀓《吉林勘界记》、曹廷杰《俄界情形》、薛福成《滇缅划界图说》等,是这些成果的代表。第二次高潮出现在 20 世纪 30、40 年代,而其形成则是从20 世纪初开始的。沙俄对我国北部边疆的分割和侵占,英国对西藏的侵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大举进攻,不仅使中国边疆的形势依旧严峻,而且使中华民族陷入了新的危机中。随着爱国救亡运动的开展,以及中国在世界大潮中社会的演进中国近代边疆史讨论也再次呈现高潮。具体表现是:成立了中国地学会和禹贡学会等边疆讨论团体,创办了《中国边疆》、《边事讨论》等 10 多种讨论边疆问题的专业刊物,纂辑了多种“边疆讨论丛书”和边疆省区的通志,开展了对新疆等边疆地区的考察活动,出版了大量着作。从论着方面讲,华企云的《中国边疆》、黄定初的《帝国主义侵略下我国边疆之危机》、荆三林的《近代中国经营边疆史》、顾颉刚的《中国边疆问题及其对策》都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新中国成立至今 50 年来,受国内外政治形势以及学术进展的影响,中国近代边疆史讨论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即起始阶段挫折阶段、初步进展阶段、深化进展阶段下面就各阶段的情况进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50年来的中国近代边疆史研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