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P 瓣膜性心脏病和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指南要点(全文版)心脏瓣膜病最严重的并发症是栓塞。抗凝治疗虽然不能消除,但是可以减 少发生这一严重后果的可能性。假如这一治疗没有风险,费用低廉,所有 心脏瓣膜病的病人都应该进行治疗。然而抗凝治疗,特别是双香豆素类药 物和肝素具有出血的潜在风险;风险的大小与应用的药物、抗凝药物的抗 凝强度和临床上病人个体差异相关。例如,心内膜炎、妊娠和有出血倾向 的病人的抗凝治疗的风险加大。我们根据 ACCP 最新指南就各种心脏瓣膜病以及机械性瓣膜和生物性 瓣膜置换术后发生血栓栓塞的风险提出抗凝治疗的策略。主要关注需要抗 凝治疗的门诊病人长期应用抗凝药物的问题。由于患血栓栓塞高危险性的病人进行抗凝治疗的得益大于低危险性的病 人,抗凝治疗的总得益应该排除抗凝治疗导致的出血风险。同时,血栓栓 塞的后果总体上讲比抗凝治疗引起的出血并发症更严重。因此绝大多数病 人同意接受为预防脑卒中承担抗凝治疗潜在的出血风险。一、风湿性二尖瓣疾病风湿性二尖瓣疾病发生栓塞的风险大于任何其他常见的瓣膜性心脏 病。尽管在过去的四十年中手术和长期抗凝治疗的频繁应用改变了这一疾 病的自然病史,几个早期大规模二尖瓣狭窄的系列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栓塞 的发生率为 9 %〜14 %;总体上讲,每一个风湿性二尖瓣瓣膜病病人在疾 病的过程中发生有症状栓塞的可能性至少为 20 %。发生心房颤抖后栓塞的发生率明显增加。高龄和心脏指数降低的风湿 性心脏瓣膜病病人栓塞的风险更大,栓塞的风险和二尖瓣钙化、二尖瓣瓣 面积 0 或临床分型的相关性不强。有些讨论者指出频繁发生栓塞的二尖 瓣瓣膜病病人瓣膜本身的病变轻,有报告指出 12.4%的风湿性二尖瓣瓣膜 病病例以栓塞为首发症状。目前还不清楚血栓栓塞和左心房大小之间的关 系。早期关于风湿性二尖瓣瓣膜病的讨论报告两者有弱相关性。然而有些 讨论报告指出,在非瓣膜性心房颤抖的病人中,左心房大小是血栓栓塞的 一个独立预测因子,另外一个包括1066 例心房颤抖病人的讨论未发现这 种相关性。在一个包括 5 多例二尖瓣狭窄病人的前瞻性讨论中鉴别了窦性心律或 合并心房颤抖病人发生栓塞的危险因子。在平均 36.9 ±22.5 个月的随访 中,评价 9 个临床指标和 10 个超声心动图指标对预测栓塞的意义。窦性 心律患者发生栓塞的预测因子是年龄、存在左房血栓和明显的主动脉返 流。和以前的讨论结果不同,二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