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对《文心雕龙》“原道”论的影响 【内容提要】《原道》篇是《文心雕龙》的首篇,在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文心雕龙学”讨论者 对“原道”论进行过热烈的讨论。他们各执一端,各据其理。本文通过对“易道”之“道” 与“原道”之“道”的比较、《易传》解易理论对“原道”论的影响等问题的阐析,探讨“ 原道”论的基本思想和《周易》对“原道”论的影响。 【关键词】 周易/文心雕龙/原道论/讨论 《原道》篇是刘勰《文心雕龙》中的第一篇,它在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学术界曾对刘勰 的“原道”论进行过热烈的讨论,许多着名的文心雕龙学讨论家各执一端,各据其理。正是 由于他们在“龙学”讨论中的辛勤探究,激烈论辩,才促进了“龙学”讨论百家争鸣的学术 局面的形成。本文着重探讨刘勰“原道”论的基本思想及《周易》对“原道”论的影响。一、“原道”之“道”与《周易》之“道” 《文心雕龙》全书由五十篇组成,《原道》篇居于首位。关于“原道”的含义,众说不一 。《淮南子》卷一《原道训》云 夫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柝八极;高不可际,深不可测;包裹天地,禀授无形。…… 舒之于六合,卷之不盈于一握;约而能张,幽而能明;弱而能强,柔而能刚;横四维而含阴 阳,绂宇宙而章三光。 《淮南子》的作者认为,“道”覆天盖地,涵盖四面八方,其高深莫测。它包裹着天地, 万物未成形者皆生于“道”。“道”能大能小,能暗能明,能弱能强,能柔能刚。它不仅横 贯天地,而且贯穿古今,它能使日月星辰变得更加明亮。显然,《原道训》中的“道”,指 的是哲学范畴中的无形的东西,即“形而上者”。《周易·系辞上》云:“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②这里的“形而上者”指无形的精神本体,即“道”;这里的“形而 下者”指有形的具体事物,即“器”。高诱《淮南子注》是这样解释“原道”的 原,本也。本道根真,包裹天地,以历万物,故曰“原道”,因以题篇。 刘勰亦以“原道”题篇,其篇名也是取“本道”之意。刘勰在《序志》篇中明确写道 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 因此,《文心雕龙》的《原道》篇,就是论述“文源于道”、文的根本在于道的观点。关 于刘勰“原道”论的实质和意义的讨论,争论的焦点在“道”的性质。何懿《文心雕龙综览 ·“原道”》云:“道”的性质主要有下列十种观点 一、儒道说;二、自然之道说;三、自然法则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