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关爱”活动方案为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形成学习雷锋、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提高师生思想道德素养和文明程度,为推动全社会兴起“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潮,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一、 指导思想以弘扬雷锋精神为核心,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广泛普及“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精心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完善参加广泛、形式多样、活动常常、机制健全的学校志愿服务体系,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培育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风尚。动员组织全校师生志愿者,积极投身到“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志愿服务活动”之中,为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全国文明城市成果,构建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二、活动内容(一)大力开展关爱他人志愿服务活动。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社会道德水平的重要体现。要突出人文关怀,以学习雷锋、奉献爱心为主题,积极为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特困生、学困生排忧解难。1、组织老师志愿者在课余时间对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特困生、学困生进行学业辅导,举办音乐、美术、文化、体育等活动和竞赛,讲授健康、卫生、安全、自护等知识,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提升素养、树立自信,养成良好的习惯。2.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完善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组织青年老师志愿者、心理健康老师志愿者与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开展支教服务、慰问帮扶、学习辅导、兴趣培育、心理疏导等活动。针对留守儿童多与父母分离的情况,组织有丰富经验的老师或其他志愿者担任留守学生的“志愿代管家长”,建立这些学生的家庭联系方式薄和情况反馈卡,定期找他们谈话和家访,形成互动机制。(二)大力开展关爱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学校结合工作实际,深化开展公共清洁卫生、文明交通等志愿服务,持续开展公共场所文明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志愿者作用,在车站广场、交通路口等场所,开展文明劝导、志愿监督,引导市民提升公共文明,为社会文明创建工作增光添彩。1.开展文明礼仪宣传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开展“小手牵大手,文明伴我行”宣传活动,老师引导学生、学生带动家长从自身做起、从身边事情做起、从日常交往做起,对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车外抛物、公交车上吃流食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2.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深化开展文明交通劝导活动,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