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五 罗斯福新政与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1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专题十五 罗斯福新政与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025 考纲1、1929 年至 l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29 年至 l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2、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主要内容和特点;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3、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战后美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新变化和经济进展的表现;福利国家的出现;美国的“新经济”。 专题提纲 经济大危机 救济 复兴 改革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调整 战后资本主义进一步进展 欧洲走向联合 美国超级大国 日本崛起 世界走向多极化 新变化 重点阐释 一、1929 年至 l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即生产的相对过剩) 1.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 (2)具体原因:供需矛盾;过度的股票投机活动;资本主义国家在当时奉行的“自由放任”政策,导致盲目生产和无序竞争,加剧了这一矛盾。 2.爆发:1929。10。,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股价狂跌,股票纷纷抛售,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3.经济大危机的特点 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大 4.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1)造成经济危机: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大量产品被销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大幅衰退。 (2)造成社会危机:社会矛盾激化,资本主义社会处于动荡之中。 (3)造成国际危机:激化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和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加剧国际局势的动荡。 二、罗斯福新政 1.背景 (1)1929—1933 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使美国陷入前所未有的经济大危机中; (2)胡佛总统继续奉行的自由放任政策加剧了美国经济的危机; (3)1932 年,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 2.目的: (1)直接目的:摆脱危机 (2)根本目的: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3.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内容 作用 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 使银行与金融秩序恢复了正常 恢复工农 业生产 《农业调整法》 保证农民利益,对农业复苏起到积极作用 《全国工业复兴法》 减少盲目生产,为企业复兴制造良好的条件 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 以工代赈,扩大就业,刺激消费,稳定社会秩序;对缓解失业起到重要作用 保护劳工权利 有利于缓和劳资矛盾 建立社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