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审查内外、辩证求因、四诊合参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达变 第二章 望诊望神望神的主要内容:目光(重点)、神志、面色、形态等神的分类及推断:得神:正气未伤,脏腑功能未衰,病轻预后好少神:正气不足, 轻度损伤,脏腑功能减弱。常见于虚证患者或病后恢复期病人失神:脏腑精气亏虚已极,正气大伤,功能活动衰弱。多见于慢性久病重病之人,预后不良假神:脏腑精气耗竭殆尽,正气将绝,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即降离决,属病危。常见于临终之前,为死亡征兆。故古人比方为回光返照、残灯复明。神乱的常见临床表现:焦虑不安:时时恐惧、焦虑不安,心悸气促,不能独处。 多由心胆气虚,心神失养所致,常见于卑惵、脏燥等病人狂躁不安:毫无理智,狂躁不安、胡言乱语、少寐多梦,甚者打人毁物,不避亲疏。 多有痰火扰乱心神所致,多见于狂病淡漠痴呆:表情淡漠,神识痴呆,喃喃自语,哭笑无常,悲观失望。 多由痰浊蒙蔽心神,或先天禀赋不足所致,常见于癫病、痴呆等猝然昏倒:突然昏倒,口吐白沫,目睛上视,四肢抽搐,移后苏醒,醒后如常。 多有脏气失调,肝风夹痰上逆,蒙蔽心窍所致,属痫病得神少神失神 假神目光两目灵活明亮有神两目晦滞目光乏神两目晦暗目无光彩虽目似有光但浮光外露面色面色荣润含蓄不露面色少华暗淡不荣面色无华晦暗暴露虽面似有花但泛红如妆神情神情清楚表情自然精神不振思维迟钝精神萎靡意识模糊虽神识似清但烦躁不安体态肌肉不削反应灵敏肌肉松软动作迟缓形体羸瘦反应迟钝虽思欲活动但不能自转望色病色交错五脏正色正病病色交错附注色生病吉中之顺病生色吉中小逆病克色凶中之顺色克病凶中之逆1.相生为吉,顺证。色生病为吉中大顺病生色为吉中小逆2.相克为凶,逆证。病克色为凶中之顺色克病为凶中之逆肝青黑赤黄白心赤青黄白黑脾黄赤白黑青肺白黄黑青赤肾黑白青赤黄五色归纳五色 五脏 常色面色平人病人有华无病无华将病有华主生(善色)无华病危(恶色)青肝以缟裹绀如苍璧之泽如蓝如翠羽如草兹(枯草)赤心以缟裹朱如白裹朱如赭如鸡冠如衃 pei 血黄脾以缟裹栝蒌实如罗裹雄黄如黄土如蟹腹如枳实白肺以缟裹红如鹅羽如盐如豕 shi 膏如枯骨黑肾以缟裹紫如重漆色如地苍如乌羽如炲 tai(锅底)五色主病赤色热证,戴阳证满面通红外感发热、脏腑火热炽盛的实热证两颧潮红阴虚阳亢的虚热证久病重病面色苍白,却颧颊嫩红如妆,游走不定者戴阳证白色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