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图案的历史、范例及分析(7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4.2 中国传统图案的历史、范例及分析4.2.1 原始社会时期 中国原始社会的图案往往具备有用与图腾的双重特点,在满足了有用功能的前提下,随着社会的进展,图案是有用性功能逐渐地让位于部落图腾、祭祀或满足人们的装饰审美需求等更高级的精神需求。在图案的形象与构成形式上也经历了从单一到多样、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 1. 彩陶图案 中国的传统图案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便已经出现。在距今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已经开始在制作的陶器上绘制大量的装饰纹样,这一类陶器被统称为彩陶。 在彩陶图案所使用的题材上,大多来自人们对于当时渔猎生活的描写及图腾等精神诉求,在创作手法上也主要分写实与抽象两种。 2. 仰韶文化彩陶人面鱼纹 仰韶文化活跃于距今 7000~5000 年前,主要分布于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广阔地区。人面鱼纹盆是彩陶中代表作品,盆内壁内用黑色颜料绘制了对称的人面鱼纹。人面呈圆形,额头及嘴部均涂黑,眼睛及鼻梁的线条处理细而长,整个人物面部神态显得非常&&&详。在人面的耳朵旁边各画了两条小鱼,并作黑白处理。在人物的嘴两旁有类似鱼&&&&饰,在人物头顶也有类似的装饰物,应是人物的发髻。 3. 马家窑文化彩陶旋纹在马家窑彩陶中主要使用的纹饰是旋纹。旋纹一般是以 4 个旋心为中心,个别的有 6 个或者更多,旋纹均作逆时针方向旋转。旋心由多道黑色锯齿带与红带相间线条或宽带连接组成二方连续的图案,更增加了视觉的旋转效果。这种以流畅的线条所描绘出来的线条纹路,就像奔腾的波涛一样,反映了当时人们逐水而居的渔猎生活。马家窑文化彩陶的绘制中以毛笔作为绘画工具、以线条作为造型手段、以黑色(同于墨)作为主要基调,奠定了中国画进展的历史基础与以线描为特征的基本形式。 4. 玉器图案 玉器在原始社会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既是祭祀等宗教场合的重要礼器,又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饰品。 5. 良渚文化玉琮人兽面纹 良渚文化是距今 5250~4150 年前,活跃于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一直重要古代文明。良渚文化的玉器非常发达,有琮、璧、璜、蝉等多种。其中尤以琮工艺精湛,制作精致,是古代玉器中的珍品。良渚文化玉琮形状外方内圆,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圆地方”的阴阳思想学说暗合。在四面直槽内上下各琢刻一神人与兽面复合的图像,共 8 个,单个图像高约 3 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