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的物流管理现状及进展战略(9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中国制造业物流管理现状积极推动物流园区进展众所周知:物流即物料在系统中的流动,主要是指制造时间价值和场所价值有时也制造一定加工价值的活动。制造业物流管理,即通过对采购、 库存、生产以及发货等一系列环节的有效控制,使物料得以合理流动。从增值活动的过程分析,物流活动不改变物料的状态,是一种浪费,但却是必要的浪费,如何使这种浪费最小化,是管理者必须仔细思考的问题。物流管理的有效性,即以较低的运营成本,在适当的时间将符合要求的货物运送到合适的位置。 1 中国制造业进展物流的必要性 近年来,不断延续的环境变化和新型营销体制的确立已成为我国制造业物流在管理上不断求新、求变,追求竞争优势的压力和动力。经营环境和新型营销体制对物流管理的影响除了需求方面的因素外,在供给方面也有相当大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企业物流活动的竞争日益激烈。加入世贸后,国外大公司更加容易地进入中国市场,它们拥有雄厚的财力、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在物流管理方面,大都采纳了先进的信息技术,更好地满足了顾客需要,降低了运营成本。而且目前,国内企业间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一些企业通过改进物流管理,降低了成本,找到了新的利润增长点,从而对传统的物流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越来越多的企业信任物流蕴藏着众多的新机会。改变传统的物流管理势在必行。2 中国制造业物流运作现状 工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世界经济环境的变迁,3D、4D 打印技术和大数据管理以及平台系统化运用的相继出现,积极推动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进展。然而,在我国制造业经过近几年的多次结构性调整、技术改造以及信息系统的进展与应用已具备了一定的市场生存能力和国内区域性的竞争能力。自我国加入 WTO、“十五”至“十二五”规划等相继政策的出台。制造型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市场的供给需求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市场环境的改变和产业经济的转型与升级必将促使我国制造业的快速进展。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制造业的改革进展基本经历了三个关键性阶段,但足以说明了企业物流将随着社会经济的进展而进展。第一阶段 1978~1993 年,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基本是处于卖方市场,企业进展的重点是生产资源型的扩张,即生产设备的大量投入和生产能力的提高;第二阶段 1994~1998 年,企业生产模式发生转变,即从大批量少品种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