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古代史通史整理

中国古代史通史整理_第1页
1/8
中国古代史通史整理_第2页
2/8
中国古代史通史整理_第3页
3/8
【说明:中国古代史通史体系,并不是必须要求掌握的内容,但是一旦掌握了通史的结构,对于新课程高中历史教材,有益无害。】第一单元 先秦史【阶段特征】本阶段讲述从距今约 170 万年的元谋人到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统一的历史。时间跨度大,社会性质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其中夏、商、西周是奴隶社会的形成、进展和鼎盛时期;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春秋时期奴隶社会瓦解,战国时期封建社会形成和国家走向统一。具体表现:(一)政治上: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并建成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1、井田制、分封制、宗法制是奴隶社会的基本制度。2、生产力的进展,土地关系的变革,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与变法、“百家争鸣”促使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3、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兼并战争,各民族的融合,封建经济的进展促进了统一趋势的出现。(二)经济上:从奴隶制经济到封建制经济。1、从夏、商、周 “青铜时代”到春秋战国时期铁器时代的到来,社会生产力有了显著提高,社会经济迅速进展。2、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井田向私田过渡,齐国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推动了土地私有化;战国时期的变法尤其是商鞅变法,废除了奴隶制生产关系,建立了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三)民族关系上:华夏族为核心的民族融合。中原的华夏族与周边的匈奴、东胡、戎、羌、越等民族,通过战争和沟通,加速了民族融合(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四)文化上: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开始形成,出现百家争鸣局面。一、夏、商、西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一)夏、商、西周的政权更替(六件大事)1、禹建夏朝【前 2070 年 - 前 1600 年】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而不再是“部落联盟”。原因:初步建立了奴隶制国家机器和国家机构。2、商汤灭夏建商【前 1600 年 - 前 1046 年】3、盘庚迁殷【前 1300 年左右】商政局从此稳定下来,又称殷商。殷商是奴隶社会的进展时期、是当时的世界大国。4、武王伐纣过程与结果:1046BC 牧野之战;灭商、建周。性质:奴隶主贵族领导的推翻暴君的武装斗争。成功的原因:从商朝方面看——纣王暴政引起奴隶、平民抵抗(阵前倒戈); 从周国方面看——周文王任用姜尚、周公旦改革,逐步成为西部强国;周武王军事指挥正确。5、国人(平民)暴动时间:BC 841。 原因: 周厉王暴政。 性质:平民和奴隶抵抗奴隶主暴政...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古代史通史整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