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古代教育文选复习题

中国古代教育文选复习题_第1页
1/6
中国古代教育文选复习题_第2页
2/6
中国古代教育文选复习题_第3页
3/6
中国古代教育文选复习题(3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中国古代教育文选一、古文译解(共 1 题,计 15 分)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往其自得之也。(《孟子》)君子遵循一定的方法来加深造诣,是希望自己有所收获。(3 分)自己有所收获,就能够掌握牢固;(3 分)掌握得牢固,就能够积累深厚;(3 分)积累得深厚,用起来就能够左右逢源。(3 分)所以,君子总是希望自己有所收获。(3 分)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孟子》)古代的君子有了过失就改正,现在的君子有了过失却将错就错。(5分)古代的君子他们的过失就像日食月食,百姓全都看到;但他们改正的时候,百姓也全都仰头望着。(5 分)现在的君子,哪里只是将错就错,甚至于为了掩盖过失制造种种借口。(5 分)二、简答(共 3 题,每小题 20 分,共 60 分)1.简述“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有教无类,本义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5 分)其思想基础是其“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论。(5 分)其社会基础在于“学在官府”转变为“学在四夷”。(5 分)孔子“有教无类”的招生原则具有重要意义。打破了贵族垄断学术的格局,使教育活动扩展到了民间,适应了“士”阶层的兴起,文化下移的历史潮流,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5 分)2.简述“长善救失”的教育思想。所谓“长善救失”,即教育目的就是要培育、增长学生的优点,挽救其过失。(5 分)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由于“心性”不同,在学习上通常会表现出不同类型的缺点。必须先明白这些心理,然后才能挽救这些缺失。(10 分)对学生的缺点要全面分析,既要看到坏的方面,也要看到好的因素。老师要帮助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扬长避短。(5 分)3.简述《颜氏家训》中德艺同厚的教育内容。为了培育“行道以利世”的有用人才,颜之推提倡“实学”的教育内容。他认为培育出来的人才必须“德艺同厚”。(5 分)所谓“德”,即恢复儒家的传统道德教育,加强孝悌仁义的教育。颜之推主张以广博知识为教育内容,以读书为主要教育途径。(5 分)关于“艺”的教育,颜之推认为,应以五经为主,学习其中立身处世的道理。(5 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古代教育文选复习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