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居家康复专家共识(2025 )要点心血管疾病(CVD )是全球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在中国约有 3.3 亿 CVD 患者,这亟需有效策略来管理 CVD 并改善患者预后。心脏康复是一种基 于循证证据,采纳患者健康教育、认知行为改变和运动训练等干预来改善 CVD 患者预后的综合干预措施,已被证实可以有效减少 CVD 患者再入院 率、死亡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并改善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是现代 CVD 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心脏康复中心的门诊心脏康复其安全性和有效 性已被证实,在 2025 年全球约有 55%的国家及地区提供了心脏康复项目, 但其转诊率、参加率以及完成率都不甚理想。我国人基数大,开展心脏 康复的医院数量为 13.2 家/1 亿人,且由于东西部经济进展不平衡,只 有少数符合条件的患者可以参加门诊心脏康复,参加率及完成率均远低于 发达国家水平。鉴于此,当前迫切需要有效策略来提高患者的参加度,而 居家心脏康复(HBCR)则是目前国际认可的潜在策略之一。与门诊心脏康复相比,HBCR 可以帮助患者克服交通障碍、工作时间冲 突、家务繁忙等问题,并扩大患者健康教育、康复咨询和康复监督的范围。1 HBCR 管理的路径及患者纳入标准HBCR 要严格根据法律规范流程执行(图 1)。首先心脏康复患者需在心脏 康复中心/医疗机构进行注册登记,并建立康复档案,同时进行心脏康复评 估,根据危险等级分层。经临床医生和心脏康复医务人员的评估后,低危 患者可直接参加 HBCR,门诊心脏康复计划顺利完成的中、高危患者也可 参加。高危患者,例如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力衰竭患者(NYHA 心功 能级、左心室射血分〜数<40% )、有症状的心律失常患者、稳定性心绞 痛级[加拿大心血管病学会(CCS )分级]以上的患者、年龄较大患者(> 75 岁)、显著的肢体障碍患者(如间歇性跛行)或者心肺功能显著降低 患者(例如< 2METs )等,通常需谨慎评估,在监护下完成门诊心脏康复, 并且再评估病情稳定后方可参加HBCR。在患者签署 HBCR 知情同意书的前提下,团队给予法律规范化的 HBCR 处方。2 HBCR 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2.1 运动康复院内评估与风险分层每位患者在进行 HBCR 前都应进行细致的医学评估和心肺运动试验 (CPET ),以制订安全有效的运动处方。美国心血管与肺康复协会(AACVPR )提出 CVD 患者运动风险可分为 低危、中危和高危 3 个等级(表 1),对于大部分低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