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学百年历程 【内容提要】近代西方政治学,是在清末维新运动中被介绍到中国来的。至全国解放前夕,中国政治学已有了相当进展。建国后,高等教育体制根据苏联蓝本,错误地取消了政治学,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均造成损失。结束十年动乱,改革开放后,政治学才得以恢复。20 年来,虽有成绩,但步履维艰,进步缓慢。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需要政治学,所以它今后一定会得到长足进展。 【关 键 词】政治学/马克思主义/国家政权/中国政治学会 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学遗产非常丰富。四千多年来,在政治学理论和实践方面,它积累了世界上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的一个国家长期的政治理论和治国经验,并且绝大部分被完整地用文字保存了下来。当然,其中有许多是过时了,但更多的却是直至今日,仍然闪耀着智慧光芒的珍宝。 近代西方政治学被介绍到中国来,是从19 世纪末叶开始的。 19 世纪中叶洋务运动兴起时,中国人通过洋务派的鼓吹、宣传,开始对西方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有些了解。但是通过译书、着书、杂志、报刊大规模把西方的国家学说、契约论、三权分立、民主、自由、天赋人权等等理念和议会、政党等等国家制度介绍到中国来的,则是清末维新运动时的事。当时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都在这方面做过不少工作。严复因曾留学英国,故译、着尤多。戊戌变法,虽以六君子遇难而告终,但兴学堂、开书局、办报纸的维新风气,却不可遏止。这时,政治学在西方也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以《政治学》、《政治学史》命名的着作,在欧美及日本均陆续出版。中国维新之士,也就及时地翻译过来在中国传播。据统计,从 1901 年到 1904年间,中国翻印出版西方政治学的专着就有 66 本之多。其中,美国伯盖斯所着《政治学》就有“译书汇编”社和上海作新社两种中译本;德国那特k ē ng@①所着《政治学》,也有上海广智书局和上海商务印书馆两种中译本。此外,还有英国赖烈的《政治原论》,美国威尔逊的《政治泛论》,日本小野冢喜平次的《政治学大纲》,以及日本浮田和民的《政治学史》等等。[1] 1898 年,也就是戊戌政变这一年的 12 月,在北京成立了京师大学堂,它就是北京大学的前身。到 1903 年,京师大学堂的课程共分八科,其中就包括“政治科”。这是中国在大学中开设的第一门政治学课。随后,陆续兴办起来的大学都设立了政治学系。到 1948 年为止,据不完全统计,在当时全国 100 余所大学中已有 40 几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