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_第1页
1/38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_第2页
2/38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_第3页
3/38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35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 文学思潮与运动文学思潮与运动三十年代文学思潮要点三十年代文学思潮要点1、基本概念1、基本概念 30 年代文学也称现代文学第二个 10 年(1928-1937 年)是第一个十年文学的继承和进展。 1928 年始,新文学队伍发生了新的组合,两种文学思潮及其创作构成了 30 年代文学基本面貌(1)新兴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2)继承五四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的人文主义文学; 30 年代左翼文学进展轮廓(三个阶段): (1)1927 大革命失败-左联成立前,是无产阶级文学的提倡期。(2)1930-1936 年,左联成立-左联解体。 (3)1936 年春-1937/7 抗战爆发,文学的转折过渡期。2、“左联”概况2、“左联”概况 “左联”全称“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0 年3月成立于上海。主要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茅盾、冯雪峰、柔石、沈端先、冯乃超、李初梨、蒋光慈、田汉、阳翰笙、丁玲、冯也频、姚蓬子等。 左联的理论和行动纲领根据前苏联“拉普”纲领而制定。纲领宣告:“我们的艺术是反封建阶级的,反资产阶级的,又反对‘失掉社会地位’的小资产阶级的倾向,我们不能不援助而且从事无产阶级艺术的产生。” 左联的成立有其国际和国内的背景,国际上,苏日英法等国都有左翼文学组织;国内,经过 1928 年的革命文学论争,培育了左翼作家队伍,为左联成立提供了思想组织上的准备。 “左联”于 1936 年自动解散。““左联”的文学活动及主要功绩 左联”的文学活动及主要功绩 (1)创办了许多有影响的文学刊物,如《拓荒者》(蒋光慈主编)、《北斗》(丁玲主编)、《文学导报》(创刊号名《前哨》)、《萌芽》月刊(鲁迅、冯雪峰主编)、《十字街头》(鲁迅主编)。续办了左联成立前的《制造月刊》《文化批判》《太阳月刊》等刊物。 (2)翻译、介绍、传播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左联成立后,瞿秋白俄文翻译了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理论著作,并写了《马克思恩格斯和文学上的现实主义》等文章,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艺思想作了系统全面的介绍与阐述。他说明了反对席勒化,提倡莎士比亚化的意义,批判了初期无产阶级文学作品中的“主观主义的理想化”和“革命浪漫蒂克”情绪。(3)加强与世界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联系,设立了国际文化讨论会,积极输入苏联左翼作家和西方进步作家的作品。如高尔基《母亲》,法捷耶夫《毁灭》,绥拉菲...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