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美学讨论的前提 内容提要:本文从对“中国音乐美学讨论”的探究开始,将它析义为二,一是“在中国讨论音乐美学”,二是“讨论中国的音乐美学”。从前者引出了“处所”概念,从后者引出了“对象”概念。全文主要集中在对“处所”对中国学者讨论音乐美学的方法论规定性的考察上。考察的结论是,在中国这个处所讨论音乐美学应该实行“互文本性历史讨论”,从中国的问题意识出发首先讨论西方音乐美学史,以此获得一种眼光再回头讨论中国古代的音乐美学。 关键词 音乐美学;处所;对象性客观化;意向性客观化;互文本性历史讨论; 问题的提出“中国音乐美学讨论”是一个贯常的用法,其中到底有些什么含义似乎无须深究,然本文将以对它的深究开始。 “中国音乐美学讨论”可析义为二:一是指在中国讨论音乐美学;二是指讨论中国的音乐美学。 第一种含义表明讨论发生的处所,即在中国而不是在外国;其次表明了所讨论的学科性质是音乐美学而不是音乐中别的什么学;至于是关于西方的音乐美学还是中国的音乐美学却未道明。第二种含义体现为所讨论的对象,即,是关于中国的音乐美学而不是西方的音乐美学。关于美学讨论,德国现代哲学家海德格尔有如下一席话:“美学这个名称及其内涵源出于欧洲思想,源出于哲学。所以美学讨论对东方思想来说终究是格格不入的。[1]”这一席话显然是对东方人讨论美学的诘难。然而本文在此不打算讨论这个诘难对于我们的意义,只是想就这个诘难对于上述两种情况的关系作一些说明,以明确我们讨论的任务。根据这段话的意思来看待上述第一种情况,我们会发现,哪怕是在中国这个处所,我们也只能讨论西方的音乐美学,因为中国从未有过 Aesthetics这个东西。那么怎样讨论呢?因此,方法论的探讨就成为我们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根据这段话来看待第二种情况,问题同样是明显的,那就是中国没有过美学,现在一定要讨论一个中国的音乐美学,那么,怎样克服海德格尔所说的“格格不入”呢?也就是说,同样存在怎样讨论的问题。 现在,我们就处在这样一个境况,那就是在我们着手讨论和着述之前,都离不开先要对方法论进行探讨,这意味着,对方法论的探讨构成了当代中国音乐美学讨论的前提。因此对于前者,即处所,我们要问,是根据西方人的路数去讨论西方音乐美学及其历史呢,还是别有他法?也就是说,处所对我们的讨论是否有一种规定性。假如有规定性,它是怎样的?对于后者,即对象,我们要问,你是先学习并讨论了西方的音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