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 中心、学校 2025 年学生劳动评价制 度加强劳动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推 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 育体系,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建立学生劳动评价 制度,评价内容包括参加劳动次数、劳动态度、实际操作、 劳动成果等方面,具体劳动情况和相关事实材料记入学生综 合素养档案,并作为评优、入团的重要参考。一、评价的指导思想学生劳动评价,以学生进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出发点,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进展,持续进展和终身进展。通过劳 动评价,引导学生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 大、劳动最漂亮的道理。二、评价的依据学生劳动评价的依据是教育部新颁布的《加强中小学劳 动教育的意见》[教基一〔2025〕4 号]和教育部 2025 年工作 要点7。大力加强劳动教育,全面构建实施劳动教育的政策 保障体系,开展劳动教育情况考核、将学生劳动实践纳入综 合素养评价。三、评价的特点学生劳动评价具有五大鲜亮特点:一、以质性评价统整、 取代量化评价;二、评价的功能由侧重甄别转向侧重进展; 三、既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个性化反映方式,又提倡让学生 在评价中学会合作;四、强调评价问题的真实性、客观性; 五、评价不仅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重视学生的学习的过 程。四、评价的原则1、评价的进展性原则。学生劳动评价目的在于推动每 个学生在原有劳动态度、水平上有新的提高,应从进展性的 角度探讨评定学生的劳动成果、表现与进步,并给予充分的 肯定与鼓舞。2、评价的整体性原则。学生劳动评价的整体观要求在 评价中把课程教学和评价进行统整,使它们融合为一个有机 整体,贯彻到活动进行中去,一方面,将学生在劳动中的各 种表现和劳动成果,作为评价学生劳动情况的依据。3、评价的多元性原则,学生劳动评价主体是多元的。 老师、学生、家长、校外指导老师等都可以作为评价者,在 活动过程中,应特别重视学生的自我反思性的评价,通过学 生的自我反思评价,提高他们掌握劳动技能的能力,自我教 育的能力。4、评价的过程性原则学生劳动的评价要重视对学生劳动过程的评价。对学生 进行评定的作业应该揭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他 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而不仅是针对他们提出的结论。即使 最后结果按计划来说是失败的,或者没有得出所谓的“科学” 结论,只要学生经历的活动过程,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形成 了一定的认识,获得了实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