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乒乓外交毛泽东策划乒乓外交始末

乒乓外交毛泽东策划乒乓外交始末_第1页
1/3
乒乓外交毛泽东策划乒乓外交始末_第2页
2/3
乒乓外交毛泽东策划乒乓外交始末_第3页
3/3
乒乓外交 毛泽东策划乒乓外交始末 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的要求原本被拒绝,为何突然有了转机? 《改变世界的日子》一书通过孔东梅和毛泽东表侄孙女、中国第一位女性副外长王海容的回忆,描述了伟人的心灵世界、卓绝风采和30 年前幕后的改变世界的中国外交故事。 要求访华 1971 年 3 月 21 日,中国乒乓球代表团抵达日本名古屋,准备参加于 28 日开始的第 31 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在日本,美国队提出访华要求。消息传回北京,外交部和国家体委联合起草“关于不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的报告上交总理,认为目前邀请美国队的机会尚不成熟。4 月 4 日,总理在报告上面批注“拟同意”后呈报外公。 4 月 6 日,外公圈阅报告,退外交部办理。美国乒乓球队无缘来华似成定局。因为 4 月 7 日世乒赛就闭幕了,各国代表团将陆续回国。 发生转机 然而,已成定局的事情,转瞬间却发生了 180 度的大转弯。 事情的起因,源于 4 月 4 日中美两国乒乓球手的一次偶遇:美国队员科恩不知怎么登上了中国队的车,中国队员庄则栋主动上前致意并赠送礼品……我从外公的护士长吴旭君阿姨那里得知,当她为外公念《参考消息》有关此事的报导时,老人眼睛一亮,不但让她把这则花絮再念一遍,还说了一句: “这个庄则栋,不但球打得好,还会办外交。此人有点政治头脑。” 海容也知道外公这句话。虽然,庄则栋后来一直在干他的老本行体育,并未涉足外交,但是,这位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冠军对于中美接触所做的贡献,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道。 几则外电 连续几天的几则外电,比较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中美乒乓球队员接触后给外界带来的巨大震动,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外公会突然转而做出邀请美国队访华的决定: 第一则: 共同社消息《以庄则栋为中心,形成了“友好之环”》 科恩向结束了竞赛的庄则栋打招呼,把他带到记者接见室,握着他的手说:“真多谢你了!”作为回礼,他拿出一件睡衣,旁边陪同的一个中国代表团官员,拉了拉庄的袖子,但是,庄则栋却没有理会,微笑地接受了他的礼物说:“美中虽然没有外交关系,但我很同意加深个人之间的友好。” 和庄则栋分手以后,科恩说:“中国人是好人,我也想到中国去看看,但是人家没有邀请,大概去不了吧!” 第二则: 共同社报道《“一起乘车吧”――世乒赛上的“美中友好”》 上午 10 点左右,在体育馆附近体育会馆前结束了练习的中国选手正要上车,这时候,穿着印有“USA”字样运动服的科恩,正急急忙忙...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乒乓外交毛泽东策划乒乓外交始末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