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灌木养护方案1、浇水抗旱工作,夏季高温季节早晚浇水,冬季午后进行。浇水时细洒慢浇,浇足浇透。假如出现跑、漏水,土壤下陷,应及时扶正苗木和培土,保证每月浇水 2 次以上,生长季节和春旱、秋旱每月增加 1-2 次浇水工作。气候特别干旱时,除浇足水外,还要增加叶面喷水保湿,减少蒸腾。浇水时特别注意:2、追肥乔、灌木待根系生长完好后,在萌发或苗木生长期施用肥料 1-2 次,追肥以速效肥料尿素为主,适量追加复合肥,追肥时间通常在春秋两季,秋季采纳磷、钾肥后期追肥,施肥以浇灌为主,再结合叶面喷洒等辅助追肥措施。花灌木在开花后,要进行一次以磷钾为主的追肥。新栽植物或根系受伤植物,未愈合前不施肥。每年 4 至 9 月乔灌木生长期内施肥 1 — 2 次。在树冠投影处挖环状沟或打穴,用尿素 0.1%— 0.2%水溶液,也可施有机肥料。3、修剪整形随时观察,及时抹芽去蘖,合理疏枝短截,适时剪除内膛枝,丛生枝,徒长枝及病虫枝,保持树冠完整美观,内膛通风透光。对彩色图案植物应增加修剪次数及修剪量,及时进行图案修剪,促进枝条萌发、茂密,保持色彩鲜亮,整齐美观,基本上要求每月一次修剪整形。对一般乔木的养护性修剪,应当“多疏少截”,修剪不宜过重,保持自然树形。为保持树冠丰满,应及时剥芽、去蘖、合理疏枝短截,随时剪除重叠枝、交叉枝、下垂枝、枯病枝、徒长枝、细弱枝和机械损伤枝。花灌木的养护性修剪,应保持内高外低自然丰满的树形,适时修剪细弱枝、干枯枝、外围枝、病虫枝、衰老枝、徒长枝、下垂枝、竞争枝。4、病虫害防治苗木在生长过程中,受到有害生物的浸染或不适宜的环境条件超越了它们的适应范围,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病害和虫害,如变色、坏死、萎蔫、畸形或叶片、树干有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等都直接影响植物的观赏效果而使整个绿化景观不能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所以我单位把其防治纳入工作重点,实行“预防为主。5、松土换土对部份长势较差的植物及时进行松土,除草或部份更换树穴内种植土,对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