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交通运输项目如何进行经济分析,以及交通运输项目包括哪些运输项目一般是为了增加公共产品的供给。运输项目评价,要求进行有项目情况与无项目情况的比较,以及项目首选方案与次优方案的比较。这种操作方法需要有高度的想象力和良好的推断力。要评价所有可行的方案在费用和时间的耗费上可能是令人难以接受的,因此 ,必须清楚地阐明项目的目标,以限制被讨论方案数目,排除一些明显不合理的方案也是明智的。大多数运输项目都涉及改善现有的运输服务、降低运输费用等问题。为此,政府通常对现有道路进行路面翻修以降低车辆的营运成本,或加宽道路以缓解拥挤。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交通运输项目)包括铁路、公路、航道、民用机场和管道等投资建设项目。这些项目为社会生产和消费提供流通服务,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重要基础设施。 运输项目作为公共产品不同于一般的工业项目,不生产具有通常意义上的商品,而是实现国民经济增长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运输项目具有双重特性(公共性和外部性),即运输项目建成以后,是面对全社会使用的,无论是投资方还是建设方,只要有使用意愿,都可以从项目中获得使用效益。而外部性是运输项目在经济评价中体现的主要特性,一个经济主题的行为会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产生效应,但是这种效应没有从货币或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表现为:节约运输费用、节约运输时间、缓解拥挤程度、提高运输质量、减少设施维护费用和项目产生的诱发的新增效益。运输项目的经济评价应充分考虑外部性的因素,根据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从国家整体角度考察项目的效益(采纳影子价格等计算),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其实质是站在国民经济总体角度上对效益与项目费用进行对比。费用是国民经济为其付出的代价,即某一特定经济活动的所有投人物的总价值。效益是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即某一特定经济活动结果的总价值。效益减去费用为经济活动的净效益。尽管科技的进展,使交通服务收费和民营化的可能性增加,但多数这类项目远未达到完全市场化项目的标准。收费公路、客运铁路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尽管收费服务,但票价受严格的规制;由于网络效应和竞争性服务的替代性,很多这类项目投资主体的收益与项目的直接和间接效益有很大的错位;另外,这类项目对土地的占用和环境的影响要给予特别的关注。交通量预测与各项参数:收费票价分析;影响OD对区间;有无项目的交通量预测;时间价值(客货运);各类车辆的行驶费用;交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