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考核制度本着“责权分明,奖惩到位”的原则,通过质量考推动产品质量的提高,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促进展。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生产制造的各类产品以及根据本公司质量要求生产制造的外协件产品。三、基本要求1、转变质量观念,提高质量意识公司全体员工必须牢记下述质量观念:(1)产品没有市场我们就没生路,市场的入场证是产品质量;(2)不按规章制度办事就没有工作质量,进而没有产品质量;(3)职责明确后实行一流管理,才能生产出质量一流的产品;(4)出现不合格品和废品不仅是耻辱,还应当接受处罚,用个人收入赔偿必要的质量损失;(5)质量管理工作的好坏,关键在各部门和生产车间的一把手。各部门和生产车间的一把手是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者,要身体力行的宣传、贯彻、培育质量意识,按产品质量的要求,抓好质量控制,以优异的工作质量保证产品质量。2、抓住关键环节,强化质量控制(1)加强合同管理市场部在签订产品订货合同时,必须在合同或技术协议中表述清楚顾客对产品技术、质量的要求。所签订的合同必须进行合同评审,评审时必须有负责技术和质量方面的人员参加.(2) 加强工艺管理a。加强工艺编制与策划环节的质量控制,严格实行工艺评审,保证工艺文件的正确性和满足合同的有效性;b。对出产品、关键主导产品,必须进行工艺细化,提出具体的工艺保证措施,并适时派员指导生产;c。技术文件的更改必须按规定程序进行,必须做到一改到底、防止错改和漏改。否则追究部门和更改人员的责任。(3) 加强外购外协件管理,保证采购质量a。原材料、铸锻件、机电配套及标准件等采购进货时,必须具备质量证明书、合格证等质量证明文件。对产品质量和证明文件有疑议时,要进行有效地复验,确认合格方可入库;b。对外协件,外协员必须向外协厂家强调质量要求,以质量水平的高低作为甄选外协厂家的依据之一.外协件进货并由质检员验证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c。进货检验过程中,发现外购、外协件存在质量问题时,必须无条件退货,所发生费用由供货方自行承担。对于连续或多次出现质量问题或质量事故的供货方,生产技术部质量检验与管理人员有权提出终止该供货方的供货资格的建议;d。产品代料时,采购部门必须及时准确的将代料申请传递给生产技术部工艺人员或其他相关部门、相关人员,否则出现质量问题由代料部门负责.(4)强化产品制造过程控制,保证产品实物质量a。产品完工后,操作者必须仔细自检,自检合格后必须主动报检,自检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