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要点1 总则1.1 编制目的简述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作用等。1.2 编制依据简述应急预案编制主要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行业管理规定、技术法律规范和标准等。1.3 事件分级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25)和其他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的要求,委托有资质的咨询机构进行环境风险评估,明确本单位环境危险源、周边环境情况及环境敏感点的情况,编制本企业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内容包括基本情况调查与分析、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分析、现有环境风险防控措施的差距分析,企业环境风险等级确定以及制定完善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实施计划等。环评中已有环境风险评价专章的,可在专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应明确下述内容:(1)突发环境事件危险源辨识结果,明确本单位环境危险源的种类、性质、特点,以及本单位存放数量和分布,分析预测其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概率及事件处理过程当中可能产生的伴生、次生污染。(2)正常工况下与非正常工况下,如爆炸、井喷、火灾、泄漏等状态下产生、排放的污染物种类、数量与浓度,及其对人、动植物等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和严重程度。(3)污染治理设施非正常条件下,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与浓度,及其对人、动植物等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和严重程度。(4)暴雨初期,自然灾害等自然条件下可能造成突发环境事件的说明,包括可能产生、排放的污染物种类、数量与浓度,及其对人、动植物等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和严重程度。(5)测算需要建设的车间事故废水收集池和厂区事故应急池的最小容积。(6)运输或输送过程当中可能泄漏危险物质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分析。(7)根据污染物可能波及范围和环境敏感点的距离,预测不同环境敏感点可能出现污染物的浓度值、变化趋势及污染程度,确定保护级别。重点预测对水源地和居民集中区的影响情况。(8)突发环境事件产生污染物造成跨界(省、市、县等)环境影响的说明。(9)尾矿库、贮灰库、渣场等假如发生垮坝、溢坝、坝体缺口、渗漏时,对下游人员生命及财产安全以及主要河流、湖泊、水库、地下水或海洋及饮用水源地取水口的环境安全分析。(10)突发环境事件可能产生污染物的相关环境安全标准、限值和最高允许浓度。11.2 企业内部应急人员的职责、姓名、电话清单和外部联系单位、人员及电话;11.3 信息接收、处理、上报等标准化格式文本;11.4 厂区地理位置图(标明本单位坐标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