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风险管理办法1 目的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风险为了提高企业对风险的识别、预防与管理能力,规避、降低、分担企业风险促进企业健康进展制定本办法。2 范围本办法规定了企业风险管理的目标、内容和范围、风险的识别、评价、对策及预防。本办法在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及高层管理人员中实施。3 职责3。1 公司总经理对企业风险管理负全责,负责组织本办法的实施与检查监督。3.2公司分管副总对分管领域的风险管理负责.3. 3 公司监事会对本办法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3。4 公司内审部门通过内部审计对风险事项进行识别并向总经理、董事长报告。3.5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是风险管理的咨询参谋机构,参加风险识别与评估,提出风险对策建议,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由董事长任主任,总经理任副主任,公司分管副总及资深专家为成员。4 风险管理的原则4.1 正视企业面临的风险,树立风险意识,提高风险管理能力。4。2 以可接受、可控制为风险管理偏好和管理原则.4。3 风险与机遇并存,努力将风险变为机遇。起草部门起草人审核部门审核人批准人29 年 9 月 1 日 发布日期 综合办公综合办公室 29 年 10 月 1 日室主任实施日期4。4 风险管理重在预防5 风险管理的目标5。1 风险管理以保证企业进展战略、进展目标的实现为目标。5.2 要不断修定、完善企业进展战略和进展规划,引导、促进企业持续、健康进展。5。3 企业进展战略、进展规划要分解落实到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并对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核。6 风险管理的内容与范围6.1 市场风险,包括市场的非预期性变化,市场结构的重大调整;主要用户体制、人事的重大变化,特别是企业的联合、分立、停产、倒闭等行为;国内外新的竞争者的加入;主要出目的国相关法规、政策的重大调整等。6.2 经营风险,主要是企业生产经营中发生的非预期变化,包括:重点用户、重点合同的调整与变更;原材料合格供方及采购价格的重大变化;生产无法正常运行,产品质量出现重大波动,发生人身、设备、质量、火灾事故;用户的重大投诉与索赔;发生重要法律诉讼案件等。6.3 财务风险,包括融资活动的失败,大额应收账款不能按时回收,大额到期债务无法偿还,现金流中断;库存物资因灾害、事故大批报废;成本核算不实出现大额潜亏;重要投资人撤资,资本金不足;上下游关联方停产、倒闭给本公司造成重大损失;涉及重要诉讼案件,公司账户被封等。6.4 政策风险,包括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重大调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