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系统试运行方案及验收方案1、试运行方案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试运行是指会计电算化系统使用的最初阶段 让人工与计算机同时进行会计处理的双轨运行过程。在试运行阶段,前期应以人工为主计算机为辅,后期逐渐以计算 机处理为主。在并行一个阶段后,应开始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并根据 实际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改进完善。试运行时间一般为 3〜6 个 月,最好能跨越一个会计年度。1.1 试运行前的准备阶段试运行前的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建立电算化工作环境,包 括计算机硬件与系统软件的配置、安装;会计软件的取得与安装;单 位会计基础工作的法律规范化;会计电算化人员的配备等。1.2 试运行阶段检查和调整各功能模块核算方式的可执行性,核算方法的 科学性与准确性;检查科目体系的完整性及结构是否正常、合理;检查各个核算方案之间的组织安排,核算工作的程序是否 被正常执行,如发现有出入,须立即进行调整;检查所使用的会计软件功能的完善程度,对出现的不足应 要求软件开发机构及时作出相应的改进工作;1.2. 5 检查工作人员的设置与分工的合法性、合理性与科学性, 对不符合相关要求或可进一步进行优化配置的岗位与人员作出相应的调整;检查会计数据的输入、审核、记账是否严格根据核算要求 进行,不允许出现在期末集中对数据进行处理的现象。1.3 过渡阶段申请进行甩账验收审批1.4 初始化工作它是指在系统运行前,根据确定的核算方案和软件提供的功能, 输入总帐、明细帐余额,定义有关帐表结构、内容和处理方法,输入 有关系统内相对固定的数据,如固定资产、工资固定信息等。这样, 当日或当月发生的有关业务凭证输入计算机后,就可以试运行了。系 统初始化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步骤:建立科目编码及中文名称对比表,输入全部总帐、明细帐 科目期初余额。输入有关核算子系统固定数据,主要包括职工工资数据、 固定资产卡片、材料名称、编号和计划价格、产品名称编码、产品定 额成本、工时费用定额等。定义帐、表结构、内容及计算公式。初始化通俗的解释 是“前期准备”或者“怎么开始……”。我们把手工管理的帐务工作 搬到计算机中去进行处理,这就需要把目前手工帐本上的帐目、帐面 数据转换到计算机中去。这个过程我们叫做“帐务初始化”。帐务初 始化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1)建立符合本单位财务管理要求的管理控制体系。2)建立符合本单位核算要求的科目体系。3)建立适合本单位核算要求的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