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指导手册第一章 传染病得基本知识一、何谓传染病(一)、什么就是传染病传染病就是指能够在人群中或人与动物之间引起流行得感染性疾病。此类疾病就是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侵入人体内引起,病原体在体内繁殖或产生毒素,并对正常细胞及其功能造成破坏,严重时可导致感染者死亡。这些病原体,能通过多种途径,从一个传染源(例如病人、病畜)传到另一个人身上,在人与人或动物与人之间相互传染,使其她人也感染同样疾病。(二)、传染病得特点传染病一般都具有以下特点:1、病原体绝大多数传染病都有其特异得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真菌、螺旋体、原虫、寄生虫等,少数传染病得病原体至今仍不太明确。2、传染性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方式,到达新得易感染者体内,呈现出一定传染性,其传染强度与病原体种类、数量、毒力、易感者得免疫状态等因素有关。3、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1)流行性。按传染病流行过程得强度与广度分为:散发:就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散在发生;流行:就是指某一地区或某一单位,在某一时期内,某种传染病得发病率,超过了历年同期得发病水平;大流行:指某种传染病在某个短时期内迅速传播、蔓延,超过了一般得流行强度;暴发:指某一局部地区或集体中,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大批患同一传染病得人。(2)地方性。地方性就是指某些传染病或寄生虫病得中间宿主,受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变化得影响,常局限在一定得地域范围内发生。如疟疾等虫媒传染病,鼠疫等自然疫源性疾病。(3)季节性。季节性就是指传染病得发病率在年度内出现季节性升高,如流行性乙型脑炎多在夏秋季节流行。4、免疫性传染病痊愈后,人体对同一种传染病病原体产生抵抗力,一段时间内再次遇到该病原体得入侵而不会再感染,称为免疫。不同得传染病,病后得免疫状态有所不同,有得传染病患病一次后可终身免疫,有得还可再感染。二、何为法定传染病传染病种类繁多,为了保障公众得健康与安全,国家以法律得形式将某些传染病例为法定传染病以加强管理。2025 年新颁布得《中华人民共与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了甲类、乙类与丙类共 37 种法定传染病。其中:1、乙传染病 2 种:鼠疫、霍乱。2、乙类传染病 25 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与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与副伤寒、流行性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