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所降损增效之我见农电体制改革之后,农村供电所不仅是农村统一、法律规范,有效的供电企业最基层的营销组织,同时又是供电系统目前降损增效最薄弱的环节,如何切实做好农村供电所的管理工作,确保安全、经济、多供、少损,已成为直接影响农村电网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为此,本文着重就农村供电所如何降低线损作一粗浅探究。一、目前农村供电所线损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影响农村供电所线损居高不下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三个主要方面:1、从设备上来看,第一个是空载台变已成为影响线损的重要因素。农网改造之后,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普遍存在大马拉小车问题,农村居民实际用电与台变容量有较大差距;第二个是无功补偿装置不到位。由于此设备需要大量资金,故对供电所来讲是望尘莫及;三是表计装置。网改中,一部分居民装置了电子表,而仍有一部分农民用的是机械表。有人作过测试,机械表7瓦的灯泡开启后都不转动,电子表只要5瓦就可计量(一般情况下,机械表的启动电流为50毫安,电子表的启动电流为10毫安,则机械表启动最小功率为10瓦,电子表启动最小功率为2瓦)。2、从管理上讲:第一个是不会管理是目前供电所要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农电体制改革后,尤其是农电人员重新招用定编后,虽然供电所长的文化素养普遍提高,但就工作阅历,实践经验、管理能力方面存在严重不足。第二个是“两少、两低、两大”也影响了供电所的管理:“两大”,即工作任务繁重、供电所自身进展困难大。目前,对供电所的服务水准与供电公司一样,不仅要求严,标准高,而且内外监督力度亦大,渠道亦多,使供电所的工作量居增。同时,供电所定编后,实行收支两条线的财务管理方式,供电所的自主权减少,进展自己的三产已不可能,但与地方的各个方面要来住,压力特别大,困难很多。“两低,即人员素养低、工资收入低。编制调整后,虽然其文化素养相应提高,但仍不能满足工作要求,同时在这次招聘定编中,虽然部分人员的文化素养达到了要求,但业务技能水平相差甚远。工资收入偏低是农电人员普遍反映的问题。于乡镇“七站八所”相比较,供电所的人员工资下降明显,再加上各类严格的考核奖惩,很多员工拿不足工资,如丹阳一供电所长某月考核后的工资只拿了17元。“两少”,即生活保障少、社会关爱少。除每月工资外,其他的有关社会保障不到位或者是不全面,使农电人员有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再加上农电工由“游击队”转为“正规军”后,上级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