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小板凳模型制作(7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便携式小板凳模型制作》活动案例安徽省霍山中学 程 凤E-mail 地址:摘 要:《技术与设计 1》模块强调的是“做中学”,让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学习基本的知识并掌握基本的技能,提升学生的技术素养。然而在现有的硬件条件下,如何真正落实“做中学”是摆在我们一线通用技术老师面前的一个难题。关键词:技术素养 模型 做中学 创新 实践设计缘起:我是一名偏远山区一所学校的通用技术兼信息技术老师,我们学校高一高二年级开设技术素养模块的课程,总共有四十个教学班,只有一个通用技术教室,而且是只有工具没有材料,也没有经费去买材料,所以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仍然是传统的理论教学,实现不了“做中学”、“学中做”的目标。而新的课程改革对通用技术这一领域要求是着重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多方面且富有个性的进展,着力培育学生的技术思维方式,将学生的动手与动脑结合起来,让他们参加到技术制作等一系列活动中来。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立足于“做中学”和“学中做”,以学生的亲历情境、亲手操作、亲身体验为基础,强调学生的全员参加和全程参加。每个学习者通过观察、调查、设计、制作、试验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操作”体验,进而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技术能力的进展。怎么解决现实条件和目标要求之间的矛盾呢?只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啦,我的这个想法也是经同学们提醒才产生的。苏教版《技术与设计 1》模块的第三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是设计的一般过程,教材沿着两条线展开,一条线是教材给出设计过程并用便携式小板凳的设计过程为案例;另一条应该是学生自己按教材给出的设计过程进行自己的便携式小板凳设计。学生边学习设计过程边动手实践,这样做有利于学生体会设计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我在实际教学中,在方案的构思环节发现同学们想到了很多有创新意识的方案,但他们用口头语言描述不出来他们美好的构思,于是他们就问我能不能给他们一节课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动手做模型,来呈现他们构思的方案。我说行啊,但你们准备用什么材料呢?他们就说用硬纸板或他们家庭装潢用剩下的三合板等,看到学生们的激情很高我就布置他们根据自己构思的方案,分小组自备材料,下节课让他们自己动手做他们自己的小板凳模型,于是这节活动课就诞生了。学情分析:学生在经历了前面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从内容上看他们明白了技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