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光伏产业进展规划为落实关于进展光伏产业的决策部署以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第十四个 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相关目标任务,解决全球性能源危机、实现 绿色可持续进展的重要途径,对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节能减排、改善环境均具 有重要意义,大力进展光伏产业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 紧抓新能源产业进展重要历史机遇,加快推动“光伏第一城”建设,特编制本规 划。一、进展基础和进展形势(一)进展基础近年来,市抢抓光伏及新能源产业进展机遇,坚持“借光发 展”,致力于打造“光伏应用第一城”,光伏产业已经形成基于“制造+应用” 双轮驱动的良好进展态势,实现了由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式进展,成为市为 数不多同步参加全球市场竞争、响应“一带一路”的代表性产业之一。1. 规模持续扩大。“十三五”期间,全市光伏及新能源年平均增加值增速达 18.1%,2025 年光伏及新能源产业实现增加值增速 29.4%,电池片、组件、逆 变器等主要产品综合出货量超过 50GW ,超过“十二五”末出货量的 4 倍。光 伏控制、逆变设备出货量继续稳居行业首位。2. 生态逐步完善。集聚形成光伏玻璃-电池片-组件-逆变器-储能系统-发电工 程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形成以光伏逆变器、电池片、组件企业为龙头引领,光 伏玻璃、边框支架、储能系统、系统集成上下游企业为支撑的产业格局,世界级 光伏产业集群初具雏形。截至 2025 年,企业总数约 90 家,其中规上企业 44 家,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晶硅电池片、高效组件等产品处于行业领先水平。3.创新实力凸显。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 术讨论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 22 个,7 家企业入选工信 部光伏、锂离子电池制造行业法律规范条件名单。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 成果,2 户企业、2 个项目被认定为国家智能光伏试点示范,重点光伏企业拥有 各类专利 2030 余项,主持或参加制定地方及以上标准 16 项,行业话语权不断 加大,产业创新实力和竞争力日益提升。4.应用多点开花。大力实施分布式屋顶、光伏建筑一体化、仓顶阳光、农光 互补、渔光互补、林光互补等光伏应用工程,首创光伏精准扶贫模式,入选全国 首批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走出了一条光伏推广应用的“模式”。“十三 五”期间,我市光伏年发电量增长近 4 倍,其中 2025 年光伏发电 21.5 亿千瓦 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