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 3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技术方案通过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可猎取有科学价值的、分层 的细菌耐药性及变迁信息,掌握全国细菌耐药性流行趋势及 新威胁,为政府、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及评估干 预措施的有效性提供科学依据。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包括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两种形 式,常规开展被动监测,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主动监测。主动 监测技术方案根据监测目标另行制定。本方案仅涉及被动监 测。为了维持监测结果的有效性及可比性,保证监测结果质 量,特制订本方案。一、监测范围收集网点医院按法律规范化操作、自临床标本中分离的有临 床意义和公共卫生意义的普通细菌及其抗菌药物敏感性试 验(以下简称药敏试验)结果。以收集资料为主,必要时, 收集菌株用于复核结果和质量控制。为了提高监测数据质量,各网点医院应提高临床标本, 特别是无菌体液标本送检率;提高送检标本,特别是痰液、 血液标本合格率。各实验室应提高细菌,特别是苛养菌的检 出率,应掌握分离细菌的临床意义,注意收集感染病原菌。二、目标细菌目标细菌为自临床标本中分离的有临床意义的细菌,包 括以下标本及细菌:(一)无菌部位标本(血液、脑脊液、骨髓、胸水、膀 胱穿刺尿、腹水、无菌腔隙穿刺液、组织等)来源的所有非 污染细菌;(二)开放部位合格标本(痰、咽拭、尿液、粪便等) 来源的具有临床意义的细菌。三、目标细菌鉴定采纳专业认可的鉴定系统或手工方法进行目标细菌鉴 定。所有分离细菌尽可能鉴定到种,如表皮葡萄球菌,而非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四、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根据国际标准、行业要求或仪器制造商建议,法律规范地进 行药敏试验,可采纳手工法、仪器法,报告抑菌圈直径(mm)、 最小抑菌浓度(MIC 值,g/ml)。全 国 细 菌 耐 药 监 测 网 不 接 受 仅 为 “ 耐 药 ( R ) ” 、 “ 中 介 (I)”、 “剂量依赖敏感(SDD)”、 “敏感(S)”的报 告结果。采纳自动或半自动仪器进行药敏试验时,应根据仪器制 造商的要求补充试验,报告经补充试验确认的药敏结果。商品化药敏试验药物浓度范围若不覆盖推断折点,需根 据本院临床需要及本方案要求进行补充试验,报告经补充试 验确认的药敏结果。五、特别耐药性检测方法(不包含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一)甲氧西林(苯唑西林)耐药葡萄球菌(MRS)。1.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路邓葡萄球菌甲氧西林(苯唑西林) 耐药性待测菌根据纸片扩散法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