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医疗联合体建设和进展的指导意见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以来,我国全民医保体系加快建立健全,基层 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条件显著改善,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 强,基层服务长期薄弱的状况逐步改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明显 提升。但要看到,强基层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我国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 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特别是仍面临基层人才缺乏的短板,已成为保障人民 健康和深化医改的重要制约。开展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建设,是深化 医改的重要步骤和制度创新,有利于调整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促进医疗卫生 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有利于医疗资源上下贯穿,提升 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更好实施分级诊疗和满足群众健康需求。为指导各地推 进医联体建设和进展,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全会以及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 仔细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 进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进展思想,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和医药卫生事业发 展实际,以落实医疗机构功能定位、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理顺双向转诊流程为重 点,不断完善医联体组织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逐步建立完善不同级 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间目标明确、权责清楚、公平有效的分工协作机制,推动 构建分级诊疗制度,实现进展方式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二)基本原则。政府主导,统筹规划。落实政府规划、指导、协调、监管、宣传等职能,以 城市和县域为重点,根据区域医疗资源结构布局和群众健康需求,根据业务相关、 优势互补、双向选择、持续进展等要求,兼顾既往形成的合作关系,统筹安排医 疗机构组建医联体。坚持公益,创新机制。坚持政府办医主体责任不变,切实维护和保障基本医 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坚持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创新机制,逐步破除行 政区划、财政投入、医保支付、人事管理等方面的壁垒和障碍,优化资源结构布 局,结合医保支付方式等改革的推动,逐步建立完善医疗机构间分工协作机制。资源下沉,提升能力。利用三级公立医院优质资源集中的优势,通过技术帮 扶、人才培育等手段,发挥对基层的技术辐射和带动作用。鼓舞医联体内统一管 理模式,发挥集约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