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苏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有两大题,共 28 小题,满分 50 分,考试用时 50 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3.答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均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一、单项选择题:共 24 题,每题 1 分,共 24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 苏州塘北遗址的良渚文化遗存十分丰富,出土了房屋基址,还发现了大面积古水稻田遗迹、墓葬等。墓中随葬玉石器等,显示墓主人具有一定的身份地位。这表明当时的人们( )A. 过着原始农耕生活B. 还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C. 开始使用打制石器D. 以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2. 春秋时期,秦、楚等国开始设县,都在边境地区,悬在外边。用本意为悬挂的“县”字作行政设置名,可谓名副其实。战国时期,在秦国普遍推行、确立县制的是( )A. 夏禹B. 商汤C. 夫差D. 商鞅3. 下列示意图揭示出这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B.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 繁荣与开放 的时代D. 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4. 五代十国时期军阀混战,后梁军队三次掘开黄河堤防拒敌,造成连年水灾,人民流离死亡。农民被迫反抗,要求消灭割据,建立统一国家。可见( )A. 分封同姓酿成八王之乱B. 社会危机下人民渴望统一C. 政权频繁更迭民不聊生D. 安史之乱造成了巨大破坏5. 繁华的城市、丰富的音乐、才华洋溢的作者和广泛多样的演唱环境,在万事俱备的宋代,一种可歌可吟的文艺样式兴旺发达起来,这就是( )A. 赋B. 诗C. 词D. 小说6. 我们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图文物( )A. 是中央政府对新疆地区实行有效管辖的证明B. 见证了康熙皇帝册封“班禅额尔德尼”封号C. 证明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D. 肯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都是中国领土7. 从两次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列强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让土地和开放通商口岸是重要内容,但由于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下列哪一条约没有此类条款( )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