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前置血管诊疗主要内容(英国指南)2025 年 10 月英国皇家妇产科医师学会(Royal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aecologists,RCOG )发布 了前置血管(vasa praevia,VP)诊 治指南,目的是法律规范 VP 的诊断和治疗,降低 VP 导致的围产期新生儿病 死率。本文对该指南的重点内容进行解读,并结合实际临床工作,提出相 应见解与看法。一、前置血管疾病介绍(一)前置血管的定义无华通胶或胎盘组织保护的胎儿血管走行于胎膜上,距离宫颈内 2 cm 以内的位置,甚至位于胎先露下方,达到子宫下段或跨越宫颈内称为前 置血管 [1]。VP没有其他组织的保护,且位置低,在阴道分娩过程中容易 受压,甚至发生破裂出血。胎膜破裂时,胎儿前置的血管可直接被机械性 撕裂,或由于破膜,羊膜腔内压力突然下降,胎膜与血管表面张力相差较 大而发生破裂。前置血管破裂后,胎儿发生急性失血;即使是足月胎儿血 容量亦较低,为 80~1 ml/kg [2],总血容量 240~3 ml。所以,即 使少量失血也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导致新生儿缺血缺氧性疾 病、死产和新生儿死亡等不良结局[3-4]。(二)流行病学特征及发病机制1. 流行病学特点:根据现有的流行病学调查,不同地区的发病率无明显差别。国外报告的 VP 患病率为 1/12~1/50 [5],国内局部地区报道的发病率不等,为 0.42/10~0.8/10 [6-7]。有学者认为,VP 的实际患病率高于目前文 献报道[8]。由于缺乏临床诊断相关经验,可能导致误诊或漏诊。但总体 而言,VP 发病率较低。VP 的高危因素包括前置胎盘、副胎盘、双叶胎盘、帆状脐带、辅助生殖 和多胎妊娠等[9]。辅助生殖术后该病的发病率增加,约为 1:208 [10], 可能是辅助生殖的过程中,高雌激素干扰胎盘正常位置所致。2. 发病机制:详细的机制尚不明,目前仍在寻找确切发病机制。现有的观点认为:(1 ) 脐带始发于与血供最丰富的蜕膜部位的绒毛膜,早孕时包蜕膜为脐带始基 位置,妊娠进展过程中血供丰富区转移至底蜕膜后,原来的脐带始基位置 渐渐萎缩成为平滑绒毛膜,导致位于该部位的血管成为前置血管;(2) 由于帆状脐带的影响,使血供丰富的区域转移至底蜕膜,结果血管延伸到 胎膜的边缘[11]。二、分型及临床表现(一)临床病理分型 根据前置的血管与胎盘之间的关系,将 VP 分为两型:1 型为前置血管连 接一个胎盘小叶,常有脐带附着异常,如球拍状胎盘、帆状胎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