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剖宫产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剖宫产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_第1页
1/5
剖宫产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_第2页
2/5
剖宫产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_第3页
3/5
剖宫产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首选治疗方案符合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者。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1. 胎儿窘迫;2. 头盆不称;3. 瘢痕子宫;4. 胎位异常;5. 前置胎盘及前置血管;6. 双胎(多胎)妊娠;7. 脐带脱垂;8. 胎盘早剥;9. 孕妇存在严重的心脏病;10. 糖尿病孕妇估量体重大于 4250g;11. 孕妇要求。四、围手术期中医治疗产后多虚多瘀,剖宫产更伤及气血,因此产后中医治疗以围绕气虚、血瘀为主。1、产后大便难或排气晚:产后失血伤阴,营虚津亏,肠道失于濡润,加之因产耗气,大肠无力传送,而至产后大便不解,便秘,伴神疲乏力,气短多汗,舌淡苔薄,脉细缓而弱。1.1 大黄贴敷配合穴位按摩药物:大黄方法:大黄碾粉,石蜡油调制。取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三穴进行按摩,每次 10 分钟,2 小时一次,得气后大黄敷贴,取穴神阙、足三里,每日一次,每次 4-6 小时更换。作用:清热通下、行气导滞、凉血祛瘀。1.2 揿针体穴:天枢足三里上巨虚疗程:3 次为一个疗程,每次埋针 24-72 小时,每隔 3-4 小时按压一次,即点按 20下,以患者能承受为度。作用:术后促肛门排气2、术后呕吐耳穴埋豆方法:取双侧耳穴胃、神门、交感、内分泌,食道。作用:和胃降逆止呕操作规程:每次选择两侧耳穴,隔日一次贴敷。消毒耳部皮肤;取王不留行子,置于相应穴位,用胶布黏贴,定时按摩。3、产后腹痛:产妇在产褥期内,发生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小腹痛苦,称为产后腹痛。分娩后,由于子宫缩复作用,小腹呈阵阵作痛,于产后 1-2 日出现,持续 2-3 日自然消逝,西医称“宫缩痛”、“产后痛”。以瘀滞子宫为多见。3.1 穴位贴敷治疗药物:元胡 12g、当归 12g、川芎 10g、赤芍 10g、桃仁 10g、桃仁 10g、红花 6g、香附 10g、艾叶 10g、炒川楝子 12g。方法:诸药碾粉,醋调制。贴敷神阙、气海、子宫、肾俞穴,每日一次,夏季每次 4-6 小时,冬季每次 6-8 小时。作用:温经止痛,行气化瘀,理气运脾,促进大肠蠕动。3.2 隔物灸治疗药物:艾绒、盐穴位:子宫穴,气海血、关元穴。作用:温经通络,行气化瘀。3.3 子宫射频电疗方法:术后第 1 天开始,每日 1 次,每次 20 分钟。作用:促进子宫恢复。操作规程:子宫射频治疗仪调整至适当功率,置于子宫部位,给予治疗。注意事项:功率不可过高,避开烫伤皮肤,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剖宫产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