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学校幼儿园区域活动创设措施区域活动是老师根据幼儿的进展现状和进展目标,创 设多种领域的学习区域。并提供活动材料,让幼儿通过自 身的摆弄、操作去感知、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而老师 的任务是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的察觉他 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 生互动。爱玩游戏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游戏一直以他独特的魅 力吸引着无数的孩子。人们对游戏的认识越来越深化。而 区角活动作为一种教育游戏活动,同样受到了孩子们的普 遍欢迎。它重在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环境,提供丰富的 材料,以及选择广泛的内容。而老师在此过程中只是一个 观察者,引导者。因此,孩子们学的特别轻松、自然、没 有压力,他们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这种个别化的教育形 式尊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了幼儿个体进展的需要。 也是当前幼儿园《纲要》所提出:“尊重幼儿在进展水平、 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 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成功和满足”的最有效的措施。一、建立活动区规则,引导幼儿自主进行区域活动。活动区是幼儿自由活动的场所,但自由不等于放任, 为所欲为。而应该是掌握规则之后的一-种自主游戏,在创 设活动前就必须考虑规则问题。而制定区角活动的主体应 该是老师和幼儿,偏向某一方都是不妥的。1、在活动前提出规则有些活动规则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要求幼儿在活动中 务必要遵守,对于这类规则,我们可以在活动前就向幼儿 提出来,比如:使用玩具时需注意的卫生、安全问题,游戏 结束后的整理、归放。活动中遇到问题应开动脑筋想办法 等等。区角活动规则往往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而是需要 逐步完善、逐步到位的。2、在自然活动中形成规则。在小班的孩子常常会带一些自己的玩具到幼儿园,当 区角活动时,他们就在一起玩玩具,有时是玩自己的,有 时和别的小朋友交换着玩。过了一-段时间,通过老师和孩 子-起讨论,班上就逐渐有了一个全体认定的规则:无论是谁, 不一定要将自己的玩具给别人玩,但是在玩别人的玩具时, 一定要事先征求别人的同意。3、在解决问题中建立规则。幼儿在活动中遇到问题时,老师不要急着帮忙解决问 题,而应当引导幼儿自主的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并建立 起相应的活动规则。比如:在建构游戏中,孩子们玩的很尽 兴,可到最后却没有多少作品展示,这是为什么呢?当我把 问题抛给幼儿后,得到了多种答案。有的说:“我搭了一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