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防范和处理预案1.依法行医是防范医疗事故的重要保证,医院将定期组织全体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卫生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诊疗护理法律规范和医疗安全常规的学习和考核。2.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是防范医疗事故的必要条件,医院要求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和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诊疗常规,保障医疗行为的法律规范性、合法性、合理性、安全性、有效性。3. 严格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完善医疗质量保障体系,保障医院处于科学合理、有序高效的运作状态,预防医疗质量缺陷,遏制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4.要求各科室根据实际情况,制订科室年度安全医疗计划和防范措施。各科室必须每月组织一次安全医疗例会,及时递交安全医疗月报表。5.任何医务人员一旦发生或者发现疑似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应当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当及时向医务科、护理部或医疗质量质控办公室报告,医务科、护理部或医疗质量质控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将有关情况如实向院领导汇报,并按规定上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同时向患者及家属通报、解释。6.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行为,当事人及其科室应当立即实行有效措施,避开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7.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各种原始资料上交医务科按规定封存。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反应的,按规定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保管,并根据需要进行检验和审定,同时通知提供实物的机构派员到场。8.患者死亡原因不明或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 48 小时内进行尸检。医务人员必须履行尸检的告知义务,尸检必须征得死者亲属同意并签字。9.发生或者发现可能导致医疗事故的医疗事件,当事人必须将事情经过以书面形式陈述,科室须及时组织讨论,仔细分析原因,找出薄弱环节,健全和完善防范措施。医院质控委员会定期审定该类医疗事件,做出是否是医疗事故的院内鉴定结论,提出处理意见和整改要求。10.处理医疗事故,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处理恰当。当发生医疗事故的民事赔偿等争议时,应通过协商、调解、诉讼等途径,合法、合理、合情地解决。11.医务科是我院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具体部门,设置医疗服务质量监控办公室,护理部协助医务科,负责监督我院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工作,组织检查医务人员执业情况,接受患者对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