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医疗风险的管理实施方案

医疗风险的管理实施方案_第1页
1/15
医疗风险的管理实施方案_第2页
2/15
医疗风险的管理实施方案_第3页
3/15
医疗风险管理方案生效日期:修订日期:为进一步增强医务人员的医疗风险防意识,不断提高医疗效劳质量,保障患者就医及医务人员自身平安,特制定本方案。一、医疗风险的概念医疗风险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医疗目的之外的危险因素,而这种因素虽然存在,但不一定会造成不良后果;有人称其为"遭受损害的可能性。笼统称为医疗不良事件,或者称为医疗缺陷。二、医疗风险管理的概念医疗风险管理是指医疗系统〔多指医院〕有组织地、系统地消除或减少医疗风险对病人的危害和经济损失的活动。换言之,它是通过医疗风险分析,寻求风险防措施,尽可能减少医疗风险的发生。三、医疗风险管理的程序:医疗风险管理包括医疗风险识别、评估及处置。第一章医疗风险识别医疗风险分类识别医疗风险识别是医疗过程中超前防医患纠纷,确保医疗平安的有效方法,进而到达降低医疗风险,减少医疗过失的目的。一、诊疗护理过程1. 门〔急〕诊医师对于经 3 次就诊仍难以明确诊断的患者,未请上级医师复诊。.>2. 危重患者到达急诊科后,未在 3 分钟开场抢救。3. 门〔急〕诊医师对危重患者未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对病情涉及多科的患者,首诊医师未按患者的主要病情收住相应科室。4. 门〔急〕诊医师未见患者即开具"住院证 或病房医师不查看患者即开医嘱。5. 对于危重患者,会诊医师和医技科室的医〔技〕师在接到会诊邀请后,未在 10 分钟到达现场诊查患者。6. 会诊医师未按规定书写会诊记录或未诊查患者进展"会诊"病历会、诊。7. 三级医师查房不及时或记录容不规。8. 科室二线或三线值班人员不明确或联系通讯工具不通畅或不能及时到位。9. 患者病情突然恶化且初步处理效果不佳时,未及时请上级医师查看病人或请相关科室人员会诊。10. 对疑难、危重病例未及时提请科病例讨论或科间会诊。11.需马上执行医嘱未向护士交待清楚,导致延缓执行。12.对危重患者未做床头双交接班,或未将危重患者的病情、处理事项写入交班记录,或存在漏交、漏接情况。13.高风险、高难度的择期手术未在术前上报医务科。14.麻醉师缺少术前、术后麻醉访视记录,或术后患者返回病房 24 小时未诊查患者。15. 手术医师在术后未及时诊查手术患者,或 3 日无三级医师查房记录。16. 对术后患者观察不认真,未能及时发现出血、异常渗血。17. 医务人员的原因导致手术前准备不充分,延误手术进展。18. 未落实输血前检验和核对制度,或检验工程不齐全,或知情同意书签署不规。19.护士未正确...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医疗风险的管理实施方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