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技术风险处理预案为及早发现医疗技术风险,制定出科学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对策,妥善处置医疗技术风险,防止医疗事故发生,确保医疗安全,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预案。1.医疗技术风险是指医疗服务过程中存在或出现的可能发生医疗失误或过失导致病人死亡、伤残以及躯体组织、生理功能和心理健康受损等不安全事件的危险因素,无论不良后果是否发生以及患者是否投诉,均属处理范围。2.科室开展医疗技术应当与医院的功能任务相适应,具有符合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应的设备、设施和质量控制体系,并严格遵守医疗技术操作法律规范。3.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实行分类、分级管理。(1 )医院根据功能、任务、技术能力开展各类医疗技术,并实施严格管理。(2 )医院根据二、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要求上报、审批、开展工作。(3)医院不得将卫生部废除或者禁止使用的医疗技术列入医疗技术目录。4.建立医疗技术分级管理制度和保障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安全的规章制度,建立相关制度和医疗技术档案,对医疗技术定期进行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应用情况的评估。(1)建立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类管理及审批制度。(2)对手术和高风险有创操作实行医疗技术准入制度,不得开展未经审核批准的医疗技术。(3)对手术和高风险有创操作人员资质实行准入制度,不经批准的人员不允许从事高风险的医疗技术工作。(4)严格执行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制度,坚决杜绝不经批准的新技术、新项目在临床中使用。5.成立医疗安全处理小组,为医疗技术风险应急处置机构,由分管院长及医务处人员组成,分管院长为风险预防处置第一责任人,协调应急期间各个科室的工作,全面负责医疗技术风险的防范和处置工作。6.医疗技术风险处理工作要以深挖细找医疗质量和安全各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为主要手段,达到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并警示责任人,从而确保医疗安全为目的。7.医疗技术风险的应急处置应遵循以下原则办理:(1)收集信息,重在防范。督促各科室及时报告医疗技术风险信息,做到信息监控到位,风险防范有效。(2)及早预警,及时处置。临床科室加强对风险的监测,定期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向科主任和医务处报告,并实行果断措施,及时控制和化解风险,防止风险扩大和蔓延,将风险降低最低。(3)定期对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防范风险的整改措施。8.科室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即停止该项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并向医务处报告,医务处向批准其临床应用该项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