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门诊工作常规一、产前初诊检查1.确定妊娠后,自 20 周开始作产前检查。2.产前检查的内容:(1)按表格要求详细询问病史,并将重要妊娠并发症及以往异常分娩史简要记录于产前检查卡片上。(2) 测量血压、体重,查尿蛋白、血红蛋白、血型、胸透、肝动能、血清转氨酶、HBsAg,抗 HBclg 或抗 HBc 及抗 HBs。HBsAg 阳性者加测 HBeAg 及抗 HBe。(3) 体格检查及产科检查:检查心、肺、乳房、甲状腺,测腹围、宫高,查胎位、胎心,测骨盆径,白带镜检。(4) 初产妇、有难产史的经产妇应在孕 28 周前作骨盆内径测量。(5) 产前检查:卡片交孕妇保存或由产科门诊保存,备复诊及临产入院时用。二、产科复诊检查1.正常孕妇在 28 周内每 4 周复查 1 次,28〜36 周每 2 周复查1 次,36〜40 周每周复查 1 次。有特别情况者,随时复查。有高危情况者,应转至高危产科门诊观察,密切监护。2.在妊娠 32 周以后,教会产妇作自我监护,如胎动计数。3.检查内容:询问上次检查后的情况,测血压、体重,酌情查尿蛋白,复查官高,绘成妊娠图,以了解胎儿发育情况,查胎位、胎心、先露与骨盆的关系,并注意腹部情况,按复查表格记录。三、产科急诊检查1. 临产:(1)凡持有本院产前检查卡片者,询问症状,查血压、浮肿、宫高、胎位、胎心、先露、宫缩及直肠指诊查宫等,然后入院。(2)凡无本院产前检查卡片者,应询问此次妊娠在其他医院检查情况,以往生产史及重疾病史。除检查血压与产科情况外,尚应作骨盆外径测量及重要器官检查,并查血型及血红蛋白后入院。(3)凡宫缩紧频者,立即直肠指诊,估量能送入产房时应由医护人员陪同产妇尽快入产房,再补写病历;估量来不及送入产房者,在急诊室准备接生。2. 已产:已于院外或急诊室分娩者,产后母婴正常且产程污染不重,可于产后观察 2 小时回家休养。如外阴、脐带消毒不严,须予抗感染治疗或住院观察,必要时预防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如生产过程污染严重或产后母婴情况需要观察及治疗者可收入院。3.胎膜早破:嘱产妇平卧,直肠指诊时注意有无脐带脱垂。如胎位不正或儿头高浮,注意胎心是否正常。先露未固定及胎位不正者应平卧或抬高臀部,收入院。四、产科常见疾病处理注意点1.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1)轻者在门诊治疗,休息须左侧卧位,服降压剂、镇静剂、利尿剂,治疗无效者收容入院;重者立即入院。(2)子痫患者应扼要了解病情并予紧急抢救,立即陪送入病房。2. 产前出血(多见于前置胎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