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部位医院感染管理预防与控制制度编制科室: 日期:xx 医院重点部位医院感染管理预防与控制制度一、下呼吸道感染(含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严格执行医院有关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2、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应分开安置,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别感染病人单独安置,并根据病原体、疾病的传播途径实行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3、保持病室环境清洁,定时开窗通风,定期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并达到相应的卫生学要求,房屋改造时要预防军团菌和曲霉菌污染。4、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糖尿病、COPD、血液病等),严格掌握机构通气指征,尽量采纳无创通气。限制插管的留置时间。对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5、重复使用的呼吸机回路管道、雾化器等应达到灭菌或高水平消毒,雾化器及其管道、面罩等应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呼吸机管路避开频繁更换(一般情况下每周更换 1~2 次,如有明显分泌物污染则应及时更换);集水器应处于低位,冷凝水要及时倾倒,避开倒流入肺。6、吸氧病人应加强呼吸道湿化,湿化瓶内应为无菌蒸馏水,且应每 24 小时更换。7、注意腔卫生,防止咽部分泌物吸入。病情许可时实行半卧位,控制进食速度和量,尽量避开使用 H2 受体阻滞剂和制酸剂,及时清除声门下分泌物。8、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定时翻身拍背,以促进排痰。手术病人术前应戒烟,术后鼓舞病人有效咳嗽排痰,尽早起床活动,避开使用镇静剂。9、医务人员接触病人和操作前后应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诊疗护理操作时应戴罩,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时应戴手套(手部皮肤有破损必须戴双层手套),对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的操作时应戴防护眼镜,必要时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围裙。10、不宜常规使用抗菌药物预防肺部感染。二、留置导尿所致泌尿道感染1、严格执行医院有关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2、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的指征,只有在必须时才使用,并尽早拔除。术前导尿宜在手术室进行。3、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尽量选用管径适宜、带有壶腹的硅胶导尿管(尽可能避开用橡胶导尿管)。插管时应注意无菌操作,动作轻柔,避开损伤,正确固定导管,避开滑动或牵拉。4、维护连续密闭的导液引流系统,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不要轻易脱开,集尿袋应低于膀胱水平,且不得触及地面;保持引流通畅。5、采集尿标本作培育时,应在导尿管远端接处用无菌空针抽取尿液。6、加强留置导尿管的护理,保持会阴部清洁和干燥,每日应采纳无菌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