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金融中心进展规划 ( 2025 — 2025 年)围绕全市 2025 年经济总量“冲刺 20 亿”、2035 年城市 规模“建设双 3”,加快落实“两个定位”,奋力争创经济副 中心,进一步明确金融工作重点,着力创建城市金融中心,根据 《争创省经济副中心行动方案》要求,制定本规划。一、进展基础(一)进展成就1. 经济进展持续向好。2025 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041. 5 亿元、增长 7.7%(剔除“四经普”调增 2025 年基数因素 后增长8.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6.5% (剔除减税降 费因素后增长 8.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2%,社会消 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 长 9.5%和 10.3%,经济总量、居民收入提前实现“两个翻番”目 标。我市为经济体量较大、人较多的地级市,拥有天然气和 锂钾两大战略性资源,进展潜力较大。就我市同临界市区的对比 情况看,第一、二产业增加值增速与临界市基本持平,但城镇居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略高于临界市;在 地区生产总值、社会固定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地方公共财政 收入等方面,我市均高于临界市区。2. 产业结构日趋合理。2025 年,我市服务业占 GDP 的比 重达到48.51%,三次产业结构由 2025 年的 23.8: 50.0 26.2 优 化为 2025 年的 16.89 34.6 48.51。企业效益保持较快增长,2025 年 我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1413 亿元,增长 11.7%。 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持续上升,由 2025 年的 13.4%上升 到 2025 年的 44.8%。财政收入增速持续高于 GDP 增速,2025 年 我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 8.9%,高于 GDP 增速 1.2 个百 分点,经济质量明显提高。3. 金融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升。2025 年全市金融业 实现增加值 81.4 亿元,同比增长 7.9%,总量占地区生产总值和 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 3.99%和 8.22%,增速高于地区生产 总值 0.2 个百分点。4. 金融组织体系持续完善。截至 2025 年末,全市共有银行 类金融机构 23 家,证券类金融机构 4 家,保险类金融机构 43 家, 各类金融机构网点共 8 多家,金融机构数量和网点密度均居全 省前列。全市共有金融从业人员 23083 人。新型金融组织快速发 展,全市共有融资担保机构 28 家、小贷公司 16 家、典当行 16 家。银行、保险业金融机构数量与临界市等地基本相当,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