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浦区自然环境概况1 地形地貌浦区地形地貌较为复杂。境内集低山、丘陵、平原、岗地、大江、大河为一体;区域属宁、镇、扬丘陵山地西北边缘地带,地势中部高,南北低。老山山脉由东向西横亘中部,山地两侧为岗、、冲相间的波状岗地,沿江、沿滁为低平的沙洲、河谷平原。区境内最高点大刺山海拔442.1m,平原、沙洲高程大于 5.0m(黄河标系)低山位于浦区中部,由老山和赭洛山构成,一般山峰标高 1〜350m,均由古老岩系组成。老山山脉是以老山为主体山地,走向呈东北一西南,略与长江平行,中间偏西断开,东段为老山,西段为西山,面积近 80km 2,山体附近出露诸多汤泉等诸多温泉老山为区境的地形骨干,山势中间高,由主峰龙洞山向东北、西南渐次降低,山峰标高 2〜350m 之间。赭洛山山脉发脉于皖境,位于石桥南 2km 苏皖交界处。南北走向,南、中、北三峰一线排列,北、中两峰在浦区内,南峰属安徽省和县。山势南高北低 南峰海拔 228m,中峰海拔 170m。山体由象山群紫红色粉砂岩构成,土石呈赭色,故名。境内岗地可分为砂砾岗地和黄土岗地两种。砂砾岗地又称高阶地,主要分布在低山山麓的外缘,为出露岩石风化碎屑堆积物。顶山、馒头山、黑石山等山体下部都有砂砾石岗地,地面由松散的砂砾石构成。黄土岗地属二级阶地,分布在低山丘陵的外围与平原两侧,地面为下蜀黄土,下蜀黄土的下层为紫色土或紫色沙页岩。主要分布于老山、西山南北两侧山麓,过渡到沿江、沿滁冲积平原之间的宽阔地区。平原按其成因,可分为沿江沙洲平原和沿滁河谷平原。沿江沙洲平原由近代长江泥沙堆积而成,地势平坦。沿滁河谷平原位于丘陵地带的北部,原为滁河上游或沿岸泥沙冲积而成,地势低平。星甸街道为典型的丘陵山区,境内 80%的土地均是 15 度以上的坡地。全镇地形地貌多样,东部地区属低山丘陵地带,中部地区地势平坦,北部地区有九峰山,为老山余脉,地势较高。2 气候特征浦区处于亚热带中部,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四季分明,气候湿润。年平均气温 12.5 度左右,无霜期 227 天左右,雨水充沛,年降水 1062 毫米左右;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 1915 小时左右,适宜工农业生产,有利于经济林木的开发。主要气象气候特征见表 1-1。表 1-1 主要气象气候特征编号项目数量及单位1气温年平均气温15.4C历年平均最低气温11.4C历年平均最高气温20.3C极端最高气温43.0C极端最低气温-14. C2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