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变更管理制度为了法律规范变更管理,消除或减少由于变更而引起的潜在事故隐患特建立变更管理制度。1、变更管理是指对管理、工艺、技术、设备、操作方法等永久性或临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和管理。以避开由于变更导致的对安全生产的影响。2、实行变更前变更申请人应写出变更申请报告,明确说明变更的内容、方法和范围。3、对变更内容必须进行必要的风险分析(评估),拟定变更产生的风险,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控制防范措施。4、变更申请报告应逐级上报并得到批准,形成受控文献。5、变更实行过程应由实行部门监督管理,实行过程要严格控制,严禁超越审批的范围。6、变更实行后申请变更部门应对变更情况进行考察验收,保证达成变更计划的规定。2、防火、防爆安全管理制度1、严禁在厂生产区域内吸烟及携带火种(火柴、打火机、BP 机、手机)。2、严禁未按规定办理动火手续,在生产区域内违章动火。3、严禁穿带铁钉鞋进入生产区域。4、严禁未经批准而未戴防火罩的机动车进入生产区域。5、严禁就地排放轻质油品、废液、气等化学危险品。6、严禁在各个生产区域内用铁质金属工具敲打物质(设备)及地面。7、严禁堵塞消防通道及随意挪用或损坏消防器具及设备。8、严禁损坏生产区域内的防火防爆气体检测设施。9、严禁乱接电源,违章使用电炉等电热设备;10、严格防雷、静电接地系统的管理措施;11、法律规范易燃易爆物品的存放与管理; 12、做好电力设施的保养工作并定期巡查。3、防尘防毒管理制度1、目的为改善本厂劳动卫生条件,保护员工的安全与健康,杜绝职业危害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2、合用范围本制度合用于本厂所属各部门防尘、防毒工作的安全管理。3、引用标准及相关文献《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从业部门安全标准化法律规范》《工业公司设计卫生标准》4、基本规定(1)建设项目中的防尘防毒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2)简化工艺流程,减少物料落差。优先采纳先进的工艺和设备,提高生产过程密闭化、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3)各级领导要切实把防尘、防毒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选生产工作时,要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选防毒防尘工作。(4)要仔细做好防尘、防毒工作,采纳综合措施,消除尘毒危害,不断改善开动条件,保障员工安全健康,实现安全文明生产。(5)厂部每年将防尘、防毒规划和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