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王朝以前雅隆吐蕃部落的经济变迁及其与政权进展的关系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吐蕃王朝以前吐蕃部落联盟由前期的牧业经济生产方式逐步向后期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的转变。同时对这种经济生产方式的变迁与其政权进展的关系作了初步的探讨。 7 世纪初叶,吐蕃王朝的建立是以吐蕃部落联盟的向外扩张及其对苏毗和象雄两大部落联盟的成功征服与兼并为基础而获得实现的。但值得探讨的是:统一西藏高原的历史重任何以是由吐蕃部落联盟来完成而不是由另外两个部落联盟即象雄和苏毗来完成?这是一个不得不引人思考的问题。目前要准确回答这一问题仍存在相当难度。不过,就现有藏文史料的记载看,吐蕃部落联盟的进展至少有以下两点值得注意: 第一,在吐蕃王朝以前,吐蕃部落联盟曾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且几乎未曾中断的早期王政进展时代,这个时代共包括了从聂赤赞普到囊日松赞共 31 代赞普的世系传承,有关这 31 任赞普的世系传承及其主要事迹,在吐蕃时代所遗留的敦煌藏文写卷或后弘期藏文史料中均有较为完整和大体相同的记载。需要指出,吐蕃王朝自松赞干布迄至达磨赞普,仅传 8 代赞普,与吐蕃王朝以前吐蕃王系所传的 31 代赞普相比,占四分之一。这意味着,在吐蕃部落联盟组织中王政产生的时代相当早,且延绵和进展的时代非常漫长,也就是说,在吐蕃王朝以前吐蕃部落联盟之政治和社会组织的进展程度可能大大超过人们以往的估量和预想。 第二,在吐蕃部落联盟由前期向后期的进展过程中,其生产方式明显发生了一个大的变化,这就是由前期的牧业生产方式逐步向后期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的转变。这一变化对于我们准确认识和把握吐蕃部落联盟的社会及政权进展状况显然有重要意义。 那么,吐蕃部落联盟之生产方式由前期向后期所发生的转变对其政权形态与社会组织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与作用?这种转变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背景,它对吐蕃部落联盟自身的进展有何意义?这些问题显然极其关键。但目前由于史料记载的相对匮乏,要对这些问题作全面、深化的讨论尚有较大的难度。本文仅拟依据现有的史料记载,对吐蕃部落联盟的经济变迁及其与政权进展的关系作一个粗浅的讨论,并提出一些初步的看法,旨在为认识吐蕃王朝以前吐蕃部落社会的进展变化提供一种新的角度与视野。 就藏文史料所反映的史实,我们可以看到从聂赤赞普到囊日松赞时代,吐蕃的社会生产方式前后存在着一个明显的变化过程,这就是从早期以牧业为主的生产方式向后期以农业为主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