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事故安全疏散的介绍和探讨一、前言广州地铁一号线 1999 年 6 月 28 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全线长18.5 公里,共 16 个车站,目前平均日客运量 17.6 万人次,最高日客运量 39.3 万人次,高峰时列车密度 5 分钟一列车,列车正点率99.6%。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的进展,地铁路网的增加和完善,市民出行选择的交通工具,日益青睐地铁,同时,地铁沿线众多的大型商业场所,吸引大量市民使用地铁进行观光、购物。地铁作为人流密度大的公共聚集场所,面临突发的各种事故,其安全疏散的任务也更加严峻。二、安全疏散的技术保证地铁面对的重大突发事故,主要有爆炸、火灾、重大设备故障,其中以火灾最具代表性,广州地铁一号线在设计、建设期间,就把发生火灾作为安全疏散的重点,从系统、设备等技术手段提供保障。(一)地下车站和区间隧道的消防1.防火等级与防火分区广州地铁一号线的地下工程及出入口、通风亭的耐火等级为一级。地下车站采纳防火分隔物划分防火分区,初车站公共区外,设备管理用房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使用面积不超过 1500 平方米。结合物业开发的车站,物业开发区为独立的防火分区,并在每个防火分区设两个独立的、可直达地面的疏散通道。物业开发区按有关法律规范实行有效的防火措施,自成体系,与车站之间采纳防火卷帘门进行防火分隔,使这些区域在发生火灾时不影响车站客流疏散和车站安全。地铁车站发生火灾时,可通过与物业相连的出口疏散,但物业发生火灾时,地铁车站不能作为其疏散出口。2.紧急疏散车站公共区内按客流需要(包括紧急疏散时)设置足够宽度的人行通道,每个站的人行通道不少于 3 个,并至少有 2 个能直通地面。站台到站厅的扶梯加楼梯的总宽度,能保证火灾情况下在 6 分钟内把站台上的候车乘客和一列满载列车的乘客以及车站工作人员疏散到上一层。3.防烟分区车站公共区充分利用楼板下混凝土梁划分防烟分区,每个防烟分区面积不大于 750 平方米,梁高度不小于 500 毫米,在无条件采纳梁分隔时,采纳固定式挡烟垂壁。站台公共区的楼梯、扶梯开孔处和站厅的人行通道口采纳固定式挡烟垂壁进行防烟分隔。4.防火墙、防火门站内每个防火分区之间(包括楼、电梯结构墙体)均设置防火墙,其耐火极限为 4 小时。防火墙上的门采纳甲级防火门,门的开启方向朝向疏散方向(即安全区)。5.建筑装修材料地铁车站所选用的装修材料是非燃烧材料,凡是裸露的风、水、电管线,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