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内涝治理行动实施方案为深化贯彻落实关于城市内涝治理的决策部署,加快推动城市内涝治 理,解决极端天气频发,排水防涝设施不完善、建设标准偏低、应急管理 能力不强等短板,提高城市韧性,根据《关于加强城市内涝治理的实施意 见》有关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立足新进展阶段、贯彻新进展理念、构建新进展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统筹进展和安全将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根据建 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要求,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加快城市更新步伐,补齐排 水防涝设施短板,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推动城市内涝治理,保障城市安全运 行,扎实推动城市高质量进展示范省建设,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进展提供有 力支撑。(二)工作原则——坚持规划统筹。统筹区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和城市建设,统筹城市水 资源利用和防灾减灾,统筹城市防洪和内涝治理,结合空间规划和流域防洪、城 市基础设施建设等规划,逐步建立完善防洪排涝体系,形成流域、区域、城市协 同匹配,防洪排涝、应急管理、物资储备系统完整的防灾减灾体系。坚持全面治理。坚持防备外洪与治理内涝并重,生态措施与工程措施 并举,妥善处理流域防洪与城市防洪防涝的关系,全面解决内涝顽疾,整体提升 城市内涝治理水平。——坚持一城一策。根据城市建设规模和自然禀赋等因素,结合城市财政 承受能力、本地区建设需求和工程技术能力等,确定建设标准,分类分片确定治 理措施,强化治理措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坚持建管并重。加大排水防涝设施建设改造力度,加强排水防涝设施 的运维管理水平,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通过编制预案、开展培训、汛 前演练等,提高应对城市内涝灾害的能力。——坚持多方共治。以城市为主导,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创新投融资机制, 多渠道吸引各方面力量参加排水防涝设施投资、建设和专业化运行管理,形成多 部门合作、多专业协同、各方面参加的社会共治格局。(三)工作目标(四)到 2025 年 6 月,各城市完成现有非系统性易涝积水点整治;2025 年底,各城市基本完成重点易涝区域整治;2025 年,各城市因地制宜基本形成“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排水 防涝能力显著提升,内涝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有效应对城市内涝防治标准内 的降雨,老城区雨停后能够及时排干积水,低洼地区防洪排涝能力大幅提升,历 史上严...